-
多地迎來雨雪降溫天氣 北方空氣質量得以改善
大年初三,平靜多日的天氣將被雨雪和降溫打破,北方空氣質量得以改善。中央氣象臺14日預報,隨著冷空氣的東移南下,華北、黃淮以及東北等地
2021-02-15 15:19:51 -
冷光煙花或灼傷人體 各地應將冷光煙花納入煙花爆竹管理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強調,冷光煙花雖然火焰溫度較低、煙霧較少,但噴射口溫度仍高達700-800℃,可灼傷人體、
2021-02-15 15:17:31 -
青藏高原東南部腹地首次發現典型石核-石片工業 遺址年代可能早于全新世
記者14日從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師范大學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科院)獲悉,由青海師范大學教授、高科院高原環境變化與人類
2021-02-15 15:14:35 -
第23屆“杰出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名單公布 五位女科學家榜上有名
2月11日,在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基金會公布了第23屆杰出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名單,她們是五位分別在天文
2021-02-14 17:38:46 -
石窟數字化保護探索之路:從日常性、重點性搶救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化
從數字復原后的魂歸故里,到如今的佛首歸來。亦幻亦真的背后,延伸出一條石窟數字化保護的探索之路。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太原天龍山石窟佛
2021-02-14 17:36:23 -
自主盾構機挑戰“最難建”隧道 春節不停工沖刺最后100米
今年過年我就不回去了,現在老家那邊管得越來越嚴,回去可能還要隔離監測,也讓家里人操心,就在工地上過年了!也是響應國家的政策了!盾構機
2021-02-14 17:29:00 -
加速器建設傳來喜訊!?我國強流高功率質子加速器研制再創世界紀錄
全國人民都在慶祝新春佳節之際,我國加速器建設傳來喜訊!1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獨立自主研制的加速器驅動次臨界
2021-02-14 17:27:22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
2021-02-14 17:21:16 -
“菜籃子”穩穩噠 “云”購物遞鄉愁 就地過年,這些“新玩法”你解鎖了嗎?
無法回家的你是否云購特產寄給父母;一個人的年夜飯怎樣吃出儀式感;當線下游一票難求,如何云上看大展;云拜年云團圓能否一解思鄉愁……這個
2021-02-13 15:26:19 -
央視春晚觀眾規模逾十二億 春晚的總體美譽度達96.17%
萬民安康辭鼠歲,歡歌笑語迎牛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圓滿播出,海內外受眾總規模再創新高,連續第三年刷新跨媒體傳播
2021-02-13 15:22:36 -
“老藥”新研發 抗癲癇“老藥”可大幅改善新型共濟失調與小腦萎縮疾病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而老藥新研發廉價、周期短、成功率高,具備比新藥不可比擬的優勢。丙戊酸是廣泛使用的治療癲癇
2021-02-12 13:28:05 -
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 我國將用5至10年培育約10萬名中醫藥骨干人才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我國將用5至10年培育10萬名左右中醫藥骨干人才。政策措施提出,實
2021-02-12 13:25:50 -
8K直播、“VR視頻+三維聲” 黑科技融入2021春晚節目策劃和制作
萬民安康辭鼠歲,歡歌笑語迎牛年。2月11日大年三十晚上20:00,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而至。大家都看了么?最喜歡哪個節目?
2021-02-12 13:23:52 -
“探索二號”赴南海完成多項科研任務 采集到豐富的深海生物等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2月2日起,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搭載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赴南海執行多項科研任務。
2021-02-10 16:23:02 -
發力新基建5G建設全面提速 搶跑新賽道拉動投資效應巨大
2020年,5G建設穩步推進,進入2021年,新一輪5G建設正蓄勢待發。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2021年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個,并加速向有條件的
2021-02-10 15:05:38 -
“萬里黃河第一隧”全線貫通 雙管雙層設計充分利用空間
2月9日,山東省濟南市濟濼路穿黃隧道路面工程正在推進。不久前,隨著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西線隧道貫通,加上已經貫通的東線,至此,這條萬里黃
2021-02-10 11:49:07 -
NASA Lucy航天器裝備兩臺特殊攝像機 將實行對Trojan巖石的首次探索
據外媒報道,NASA旨在篩選木星Trojan小行星秘密的開創性航天器裝備了兩臺非常特殊的攝像機。 這個被稱為Lucy的小行星任務將是對Trojan巖石
2021-02-10 11:39:37 -
4億多公里的漫長旅程 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飛抵火星軌道
當地時間2月9日,阿聯酋希望號火星任務團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經過了4億多公里的漫長旅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環火星軌道。阿聯酋
2021-02-10 11:37:15 -
馬斯克重獎“最佳碳捕獲技術”引熱議 全球需要更多碳捕獲項目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近日在推特上宣布,計劃拿出一億美元,設立最佳碳捕獲技術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
2021-02-10 10:23:05 -
AI實現精確拆分移動大數據 可成功模擬并預報病毒性疾病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9日發表的一項機器學習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稱:對匿名手機數據進行基于機器學習的分析,可以成功模擬并
2021-02-10 10:21:40 -
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高分辨三維成像技術揭秘“中國打印”黑科技
2月9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高分辨三維成像技術揭開了該校張海鷗團隊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不為人知的秘密:微鑄鍛
2021-02-10 09:12:49 -
全息技術的“量子飛躍”或徹底改變成像技術 將允許創建更高分辨率的圖像
據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報道,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家首次找到使用量子糾纏光子來將信息編碼為全息圖的方法。這一突破了傳統全息方
2021-02-10 08:52:08 -
火星面前天問一號“剎車”有多難?制動時機和時長需分秒不差
2月5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首幅火星圖像。圖中火星阿茜達利亞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亞帕雷利坑以及最長
2021-02-10 08:37:44 -
52顆北斗導航衛星體檢完成 確保春節期間平穩運行
記者2月9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在春節來臨之際,該中心對在軌運行的52顆北斗導航衛星進行了逐個體檢,確保北斗導航星座能過個好年,在
2021-02-09 16:51:53 -
全球首套湖庫遙感水色指數科學數據集發布 填補全球湖庫遙感數據集不足
2月9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發布全球首套湖庫遙感水色指數科學數據集。該數據集反映了全球范圍千余個大型湖庫在過去近20年的水色
2021-02-09 16: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