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污染面積擴展 北極發現大量聚酯纖維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3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最新研究中,加拿大科學家團隊經分析發現:北極近表層海水約92%的微塑料污染都來自合成纖維。
2021-01-18 08:15:54 -
《計算機器與智能》:70歲的圖靈測試成老古董了?
1950年,艾倫·圖靈在《思維》雜志上發表了其著名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并提出了如今廣為人知的圖靈測試。70年來,圖靈測試一直被認為是
2021-01-18 07:51:09 -
宇宙高清大圖來了!中外科學家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宇宙高清大圖來了!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
2021-01-17 16:09:55 -
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白葉枯病“克星”基因 為防控白葉枯病奠定基礎
近日,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白葉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過揭示Xa7高抗、廣譜、持久、耐熱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機制,為水稻白葉枯
2021-01-17 16:08:18 -
搭建數據中心的“四梁八柱” 讓大數據真正發揮“大價值”
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帶來的諸多便利得益于被譽為萬能糧倉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算力越強,大數據價值越能得到發揮。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近日
2021-01-17 16:05:32 -
以智能制造賦能高質量發展 傳統企業煥發新生機
智能安全監測儀器,全自動物流帶,電子布設傳感器……走進江蘇蘇州一家電池公司的生產車間,科技感滿滿的生產設備,令人目不暇接。全自動化
2021-01-17 16:04:01 -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未來3年將建30個5G全連接工廠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
2021-01-16 18:19:53 -
“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全球首創半潛平臺立柱儲油
記者14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
2021-01-16 18:18:58 -
青藏高原發現美洲鼴族新屬 為美洲鼴族已知分布海拔的最高紀錄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1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安徽師范大學合作,在青藏高原發現美洲鼴族新屬、新種——高山鼴屬墨脫鼴。其
2021-01-16 18:17:30 -
今年冬天格外冷?全球變暖北極增溫,冷空氣長驅南下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里,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北京、河北、山東多
2021-01-14 11:50:05 -
CRISPR技術將數據存入活細胞DNA 助力長期數據存儲新介質開發
據最新一期《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通過CRISPR技術,將數字電子信號直接轉換為存儲在活細胞基因組中的遺傳數據,這或是
2021-01-14 11:20:03 -
國際空間站將進行重大升級 波音將向ISS交付6個全新太陽能電池陣列
據外媒報道,國際空間站(ISS)將從今年開始進行重大升級,波音公司將負責向空間站交付6個新太陽能電池板。 它們將為軌道實驗室的研究和商業
2021-01-14 11:18:05 -
俄出臺2021-2030年基礎科學研究計劃 獲2.1萬億盧布經費支持
9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簽署一項法令,批準了2021年至2030年前基礎科學研究計劃。該計劃由6個子計劃構成,主要任務是發展俄羅斯的科學潛力
2021-01-14 09:28:14 -
SpaceX第二代貨運龍飛船返航 攜帶近2噸科學實驗物資
美東時間1月12日9時05分,SpaceX的第二代貨運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啟程返回地球。據悉,飛船攜帶了近2噸科學實驗物資及其他貨物,預計將在36
2021-01-14 09:22:54 -
長江保護法夯實長江保護制度保障 生態優先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歷經三次審議,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長江保護法。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將于2021年
2021-01-14 09:01:28 -
海南島出現零下低溫 網友:海南島凍成大“紫薯”
1月13日,海南省五指山、瓊中、白沙地區出現結霜現象,據氣象部門監測,當天海南省多地最低氣溫普遍低于10℃,其中瓊中縣黎母山鎮(黎母山林
2021-01-14 08:25:33 -
低溫燃料生產廠房交付使用 西昌發射場低溫燃料生產保障邁上新臺階
1月13日,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獲悉,該中心西昌發射場以新理念、新裝備、新系統打造的低溫燃料生產廠房交付使用。這標志著西昌發射場低
2021-01-14 08:24:23 -
宇宙年齡究竟幾何?最新估值是137.7億歲
宇宙年齡究竟幾何?這一問題一直讓科學家們爭論不休。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對宇宙中最古老的光進行了重新觀測,得到的觀測
2021-01-14 08:22:36 -
新冠病毒變化多端 基因測序實施需周密考慮和詳細規劃
在受到大規模全球緊急情況的挑戰時,如何科學有效應對是全球面臨的共同現實。新冠肺炎大流行為科學開啟了巨大的機遇,并讓科學在這之中充分
2021-01-14 08:05:04 -
工業互聯網以數字化重塑上海制造 2020年上海推動530多家企業創新轉型
顛覆從工廠到用戶的傳統生產思維,在威馬汽車工廠內,一款定制車型最快3周可交付客戶;在浦東大飛機基地,200多萬個零部件實現與人、機、車
2021-01-13 17:55:00 -
怎樣給珠峰量“身高”?2020珠峰高程測量集結眾多“硬核科技第一次”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峰海拔高程測量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高程,指的是測定點在起算面以上的垂直高度。起算面不同,得到的高
2021-01-13 17:49:36 -
生殖方式復雜!7000萬年前化石證實竊蛋龍會孵蛋
記者12日從云南大學了解到,該校古生物研究院畢順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合作,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與
2021-01-13 11:34:07 -
全球首款32寸HDMI 2.1接口游戲顯示器發布 像素密度138PPI
在CES 2021期間,華碩發布了旗下首款HDMI 2 1接口的顯示器ROG Swift PG32UQ,這也是全球首款32寸HDMI 2 1接口游戲顯示器。顯示器配備
2021-01-13 11:26:02 -
福建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距今約8000萬年
本報福州1月12日電 (記者劉曉宇)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
2021-01-13 11:21:00 -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超95%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12日在京透露,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
2021-01-13 1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