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NA世界”假說被挑戰 地球首批生命形式由RNA-DNA混合產生
近日,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學家在化學研究領域核心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苯基磷二酰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
2021-01-13 10:34:41 -
以色列:天然化合物組合可分解刺突蛋白 或可抑制新冠病毒
據以色列當地媒體報道,特拉維夫初創公司新概念醫學(NCM)近日表示,實驗室結果顯示源于植物的天然化合物組合可以分解新冠病毒與人細胞相連
2021-01-13 10:32:52 -
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干細胞 俄開發出治愈眼角膜缺損新方法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和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合作開發出一種治療眼角膜嚴重疾病的新方法。因為它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干細胞,新開發的
2021-01-13 09:54:53 -
俄可生產醫用放射性鉈-199同位素 或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治療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已經開發出一種獲取鉈-199同位素的有效方法,并以此為基礎生產用于心臟病學的放射性藥物。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的方
2021-01-13 09:40:05 -
互聯網平臺畸形加班文化調查 隱性超時加班成“標配”卻難舉證
996,一個頻頻出現在社交網絡吐槽中,卻幾乎從未出現在公司明文制度里的詞匯。連日來,因拼多多接連出現員工猝死、跳樓、被辭退等事件,再
2021-01-13 09:30:42 -
西藏植物大發現24個新記錄種 進一步豐富我國植物區系資料
科技日報昆明1月12日電(記者趙漢斌)記者12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以《西藏種子植物分布新資料》為題,在國內核心期刊《
2021-01-13 08:20:30 -
嫦娥取土手臂什么樣?解析“嫦娥挖土”的“一臂之力”是怎么煉成的
嫦娥五號在月亮之上挖土,舉世矚目,它的取土手臂什么樣?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一個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了此次應用于嫦娥五號的
2021-01-13 08:15:09 -
新冠病毒殺死腫瘤細胞 想靠新冠“以毒攻毒”實屬高危操作
日前,一篇發表在《英國血液學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僅有3個段落的案例報告,震驚了世界——一位惡性淋
2021-01-13 08:04:38 -
10部門聯合發文 要求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
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微信平臺公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
2021-01-13 08:03:07 -
我國研發出“團簇酶” 對阿爾茨海默癥等神經炎癥治療潛力巨大
日前,天津大學醫學部張曉東團隊成功設計出一類全新的人工酶——團簇酶。團簇酶具有超強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對阿爾茨海默癥、腦損傷等神經炎
2021-01-12 16:59:37 -
騰訊QQ“興趣部落”即將全面停止運營并下線 不再保存用戶資料及數據
1月11日,騰訊QQ群興趣部落發布部落停運公告,包括興趣部落App、興趣部落網頁版及手機QQ端在內的興趣部落將全面停止運營并下線。騰訊官方表
2021-01-12 15:48:56 -
外媒稱:古老隕石或可解釋水是如何進入地球的
日前,據外媒報道稱,一些最古老的隕石也許可以解釋水是如何進入地球的。因為科學家發現了證據,即碳質球粒隕石,是一組來自太陽系約45億年
2021-01-12 15:14:17 -
河南建成5G基站4.54萬個 5G用戶達到1746.5萬戶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5G全面商用之年。河南在5G建設上系統謀劃,全面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場景、創新能力均取得突破進展。截至2020年末,全
2021-01-12 14:18:00 -
我科學家開發自然光驅動催化劑 助力解決水體污染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東華大學蔡冬清教授合作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污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為解決水體環境中
2021-01-12 12:35:11 -
利用航天“黑科技”研發出熱電芯片保溫杯 可為智能手機充電
保溫杯、充電寶,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碰撞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中國的航天專家以現有充電寶技術為原型,通過航天領域高性能熱電轉
2021-01-12 11:44:04 -
新超星系團被發現 對提升宇宙巨大暗條形成演化理解至關重要
2020年12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通過分析來自愛羅西塔最終赤道深度調查(eFEDS)的數據,發現了一個新的超星系團。超
2021-01-12 11:40:18 -
智能科技點亮智慧京雄 京雄成中國高鐵的“智慧名片”
光谷采光,建成長556米、寬15米的能量收集場;清水混凝土技術,打造192根三維曲線型開花柱;高鐵數字孿生,構建全過程、全專業運用BIM(建筑信
2021-01-12 11:24:03 -
英國開發出全新人造材料 治理環境污染成重點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全新人造材料,這種全新人造材料是利用多向晶格,并結合智能3D打印技術制成,其強度增加但質量依舊較輕。為應對
2021-01-12 10:59:39 -
飼料中霉菌毒素高通量檢測標準發布 提升風險發現能力
記者11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最新農業行業標準《飼料中37種霉菌毒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發布,并將于4月1日起實施。由該院農業質量標
2021-01-12 10:57:30 -
垃圾分類給農村帶來“綠色革命” 提升老百姓幸福感
以前大家隨地亂扔垃圾,住得很不舒服,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后,大家都很自覺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會有垃圾運輸車統一清運,如今住村里也像
2021-01-12 10:43:23 -
分子機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實現人工分子馬達運動的功能性調控
生物分子馬達在生命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生命體內的ATP合成酶、進行物質運輸的驅動蛋白等,是實現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受生物分子馬達
2021-01-12 10:41:46 -
我國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超5000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
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道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
2021-01-12 10:15:46 -
智慧農業技術:人工智能種番茄種出“兒時味道”
天氣熱了準時開窗通風,土壤干了滴灌系統自動澆水,莖葉粗細、果子大小都有傳感器實時傳遞信息,除了人工剪枝摘果其他都由人工智能系統完成
2021-01-12 10:14:04 -
2021年全球將迎來多場精彩天象:日月食成對 三大流星雨
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全球將迎來不少精彩天象——年中與年尾兩對的日月食、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即將迎來最好
2021-01-12 09:53:21 -
“古動物化石之鄉”生命回響 探問億年生命密碼
在祁連山余脈馬銜山與西秦嶺太子山之間,被基巖山地包圍的甘肅省臨夏盆地曾經是遠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伊甸園。這里有占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縣
2021-01-12 09: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