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經銷商轉型覓新機 汽車經銷商進軍出行市場暗流涌動

        2021-03-18 08:18:10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處于破產重整之中的龐大集團,其一舉一動都備受行業關注。2月25日晚,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對外投資參股量子出行(廣州)科技有限公司的議案》,將投資1000萬元認購量子出行1.903%的股權。

        曾在上一輪投資風口在出行上折戟的龐大集團,此時尚未摘掉“ST”標簽,卻再一次大手筆押寶出行領域,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其實,汽車經銷商進軍出行市場早已是暗流涌動。截至目前,僅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評定的百強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中,有34家已經成立了融資租賃公司,占比1/3。出行市場為何如此吸引汽車經銷商,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和奧秘呢?

        ♦經銷商轉型覓新機

        汽車經銷商早已不滿足于“宅”在4S店里,紛紛跟隨廠家的腳步向出行領域躍躍欲試。

        此次,被龐大集團盯上的量子出行,顯然是一家出行新銳。記者在企查查上查詢到,量子出行成立于2019年3月,定位是高端網約車領域的出行公司,其母公司為新變量科技公司。而新變量科技的業務,涵蓋“3+1”(智能出行服務、智能能源服務、智能城市交通服務+智能城市建設核心能力)出行生態。

        雖然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創公司,量子出行的戰略合作方卻頗為亮眼,不乏滴滴、高德、百度、騰訊等頭部流量出行臺的身影。在新變量科技的融資信息中,2019年10月獲得滴滴出行的投資。2020年11月,量子出行在Pre A輪融資中獲得億元投資,領投者為國內最大的連鎖租車服務商一嗨租車。至今,量子出行已通過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線上服務資質認定,并獲得包括廣州、上海、太原等城市的網約車經營許可牌照。相關業務已在廣州、上海等城市投入運營。

        “龐大集團投資量子出行,成為其破產重整、重新‘登陸’的一個標志,可謂是一舉多得。”東方證券分析師覃筱鵬向《中國汽車報》記者分析認為,首先,龐大集團借此可以對外證明自己仍具有較強的投資能力。其實,今年以來龐大集團資金面出現好轉。1月6日,其公告稱,控股股東深商北方計劃6個月內完成增持計劃,計劃增持5億~10億元。截至2月25日,深商北方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3.07億股,增持成交金額3.31億元,占公司總股本的3%,共計持有龐大股份15.36億股,占龐大總股本的15.02%。因此,龐大投資1000萬元,負擔不算很大。其次,龐大希望從出行市場獲得重整后的“第一桶金”。公開信息可見,量子出行與滴滴出行、一嗨租車等有著更多深層次的聯系,龐大也希望借投資之機加入這個趨于穩定盈利的“朋友圈”,從而進一步與滴滴系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為“翻盤”鋪路。再者,可以借此實現多贏。龐大的中短期目標有三,一是今年內摘掉“ST”帽子,2月第四周,汽車經銷商板塊股價均下跌4.68%,市值合計蒸發279億元,只有ST龐大和國機汽車上漲,且ST龐大一枝獨秀,一周漲幅超過15%,爆出大冷門;二是實現良好業績。其2020年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去年凈利潤為6億至7.5億元,同比增加4.84億至6.34億元,同比增長417.23%至546.54%。三是三年內恢復700億元營收高點,目前來看只有出行市場是希望較大的“捷徑”之一。

        客觀上,出行市場不僅細分市場眾多,而且潛力巨大,像百強汽車經銷商中一些企業看中并布局的融資租賃,根據發達汽車市場經驗,前景同樣值得期待。

        至今,國機汽車旗下已有匯益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廣匯汽車旗下有匯通信誠租賃公司,龐大集團旗下也有龐大樂業租賃公司、龐大歐力士汽車租賃公司兩家租賃企業,利星行汽車旗下也有兩家租賃公司,中升集團、寶信汽車、恒信汽車、廣物汽貿、上海永達、正通汽車、元通汽車、潤東汽車、和諧汽車、廈門國貿、百得利等經銷商旗下均有了汽車租賃公司。

        “雖然這些企業在不斷涌現,但經銷商旗下的租賃公司定位不明確,處境很尷尬,牌照價值也是大幅縮水,談不上具有競爭優勢。”在中南大學交通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員時蔚然看來,結合國家宏觀政策導向,以及歐美汽車市場發展經驗,以租代購業務(本質屬是租賃)或將成為經銷商旗下融資租賃公司的出路。

        “與整車企業或其他領域的租賃公司相比,汽車經銷商旗下的租賃公司的最大優勢是渠道網絡優勢,經銷商旗下遍布各地的4S店本身就可以代理這些內部融資租賃公司的以租代購業務。”時蔚然將其優勢歸納為幾點,一是通過降低購買門檻,加快銷售周轉,也可以集批量優勢來獲得上游整車廠的促銷支持,這在大搜車、花生好車等以租代購臺公司中已得到體現。二是通過以租代購模式,可以將保險收益、金融手續費等監管趨嚴的業務收益統一納入租金名下,規避監管風險,保證綜合收益。三是以租代購要求融資租賃公司全資持有車輛,對其資金實力要求較高,這將是經銷商旗下融資租賃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汽車經銷商可以選擇與整車企業、或關聯的租賃公司合作,通過聯合租賃形式來降低資金消耗。同時,由于汽車經銷商的本地化屬,車輛租賃之后,其維修保養的很大一部分收益也將落入汽車經銷商囊中,并為其未來開展二手車業務儲備了潛在的車源。

        ♦順應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

        汽車經銷商布局出行市場,既是汽車消費模式在轉型,也是經銷商探索自身轉型之道。而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1月29日,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將促進商品消費,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深化汽車流通放管服改革,鼓勵開展汽車下鄉和汽車、家電、家具以舊換新。

        事實上,這一導向在去年就已出現。2020年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引發關注。

        “所謂汽車的購買管理,主要是在購買環節,通過對汽車購買主體的限制以及鼓勵新車購買的相關補貼政策、促銷政策應用,使汽車消費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按照市場調整的總體目標發展。”華泰證券分析師凌岳斌向記者解釋,而使用管理,則更多聚焦于消費者購車之后的各個環節,如通過完善相關管理手段、措施,創造更多的使用場景,提供更多的使用便利,從而使人們購買汽車后享受到更多便利,進而通過汽車消費帶動其他消費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管理也包括對使用的限制。

        “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是刺激汽車消費需求、恢復汽車市場正常增長的重要轉型。”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認為,這種轉型是與汽車消費由增量向存量轉變相適應的,而消費模式的轉型也必然驅使經銷商思考和探索轉型的問題,布局出行市場,一方面是適應消費模式的轉型,另一方面也是經銷商對其自身轉型的探索。

        “賣車不如做出行”這一理念在中外企業中達成共識。“我想把豐田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成一家移動出行公司……我們的競爭對手將不再只是其他車企,還會是谷歌、蘋果,甚至是Facebook這樣的公司。”2018年,豐田汽車的掌門人豐田章男就作出了轉型的選擇。2019年,豐田汽車出行戰略進入中國市場,豐田金融、豐田中國、中升集團、惠通嘉華聯合成立“豐田海南出行有限公司”,國內汽車經銷商中升集團、惠通嘉華分別持股30%和5%,由此成為經銷商進軍出行領域較早的代表之一。

        “國內經銷商向出行市場的轉型,也有其內在的動力和基礎。”在凌岳斌看來,一方面,是汽車流通市場布局已經“滿載”,除了傳統經銷商在各地的4S店布局完畢,還有毛豆新車、花生好車、彈個車等汽車新零售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再加上星羅棋布的加盟商門店,甚至已經下沉到縣鄉級市場;車行168、省心寶、牛牛汽車等車源臺的出現,進一步賦能線上線下市場,在大流通格局形成的同時,汽車經銷市場布局基本飽和。另一方面,在上述基礎上,車輛價格信息變得更加透明,汽車經銷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經銷商新車銷售獲利能力大幅下滑,整體虧損面不斷加大。

        “在這種背景的倒逼下,經銷商只能是或升級品牌結構,向豪華品牌延伸;或走模式升級之路,進軍出行市場。”凌岳斌表示,無論是增加高端品牌還是挖掘二手車潛力,盈利水短時間內難以達到歐美發達國家,而且又面臨智能化、電動化的新挑戰,而在出行市場,經銷商的4S店網絡可以對汽車租賃業務提供很好的支撐,因此,出行服務、以租代購正在成為經銷商轉型的新選擇,這也是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的現實體現。

        ♦盲目跟風教訓慘痛

        如今向出行市場轉型者日漸增多,但難免會有盲目跟風之嫌,如若沒有雄厚的資金底氣和具有可持續成長的商業模式,教訓將是慘痛的。在如今國內的出行市場,事實上只有滴滴出行一家獨大。滴滴成立于2012年,先后合并了競爭對手“快的”、擊退了外來的優步,占據了國內網約車市場90%以上的份額。

        “滴滴在7年間燒光500億元后,才逐漸實現盈利,這背后靠的是持續不斷的融資。在18輪融資中,獲得了210億美元(約合人民1364億元),公司估值達到516億美元(約合人民4000億元)。”覃筱鵬談到,隨著整車廠紛紛入局出行市場,滴滴如今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年來,隨著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進程的加速,各大汽車制造商也在探索轉型,而市場潛力和想象空間巨大的出行市場,成為大家盯上的共同目標。比如,奔馳成立了戴姆勒出行公司,有了“隨心開”品牌;寶馬創立“寶馬出行”;吉利打造“曹操專車”;長安有“長安出行”;北汽有“華夏出行”;廣汽有“宸祺出行”,廣汽與豐田聯手打造了“豐桔出行”;長城汽車有“歐了出行”;上汽有“享道出行”;一汽有“一汽出行”;東風有“東風暢行”;而東風、一汽、長安三大央企還共同打造了“T3出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經有十余家汽車集團、企業布局出行服務領域,業務類別涵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出租車”等。

        在具體商業模式上,各企業也各有千秋。與T3出行直營模式不同,享道出行采取加盟模式,積極吸收汽車租賃公司參與其中,這無疑給躍躍欲試的經銷商提供了機遇。比如,其在河南鄭州的出行代理商“河南享道出行”,其大股東兼法人代表也是洛陽市兩家上汽大眾4S店的大股東。

        覃筱鵬表示,一方面,經銷商、車企向出行市場轉型已經出現了“從眾效應”,其中一些企業都沒有認真進行市場和財務分析,就急于“試水”,很容易“人財兩空”;另一方面,還有的企業只看到滴滴的獨大,卻忽視了為此燒掉的巨額投資和其間遭遇的危機,就跟風投資出行市場,也很容易讓有限的資金“打水漂”。

        ♦結合實際選賽道

        時至今日,汽車經銷商的轉型,已形成難以逆轉之勢。正如龐大集團投資量子出行,并非心血來潮,在去年龐大集團的《破產重整計劃》中,就有布局出行市場的規劃,如推進網約車、分時租賃、上門保養、旅游房車等新型業務。

        “出行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存,而經銷商、車企有可能在轉型中抓住這一機遇。”時蔚然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部分城市限行限牌,將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個人購車占比短時間內難有大的突破,而把產能投向出行市場,將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新的發展方向。前不久,滴滴就與比亞迪共同打造了純電動網約車D1,專供出行市場。

        “經銷商參與轉型,才有更多機遇。”凌岳斌表示,一是經銷商參與整車廠出行臺的建設、運營,不僅能與整車廠實現深度綁定,更能實現多贏。因為網約車日均行駛里程長、換車周期短,4S店可以實現新車銷售的新出口,并獲得批量產生的二手車車源。二是網約車作為運營車輛,與商用車類似,其汽車金融業務具備貸款金額高、貸款利率高等特點,金融收益自然高于傳統的私人購車貸款,也給經銷商轉型增添了新的臺機會。三是作為司機、車輛管理臺的落地服務商,經銷商還能通過集中辦理車險、理賠、年檢、年審等服務,獲得增值服務收益,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在美國,汽車租賃等為代表的出行服務商采購車輛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30%,展現了出行市場的巨大空間。而在國內,正處于發展初期,這或是汽車經銷商面臨的機遇。

        正如龐大一樣,經銷商紛紛向出行市場轉型,也寄托著其生存與發展的希望。“汽車出行市場,涵蓋了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傳統長短租賃、分時租賃等等,經銷商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而不是用感覺代替現實,覺得向出行領域轉型就一定會成功。選擇更符合自身業務場景、行業資源的細分市場,并有清晰的定位,以及較為完善的商業計劃,是任何商業模式成功的根本。”覃筱鵬說。

        ?記者感言

        ♦經銷商轉型,經不起亂燒錢

        來,以龐大為代表的眾多汽車經銷商積極向出行市場轉型,引發新一輪關注。而行業對此的看法更多集中在,是轉型的步伐再快些,還是避免盲目跟風。這看似矛盾的問題,卻有著一致的內涵。

        首先,加快轉型是大勢所趨。年來,汽車經銷商市場從一路高歌,經歷市場洗牌,進入一個尋求重生的轉型期。而龐大集團,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代表。龐大在破產重整計劃中,為自己謀劃了向出行市場轉型之路,作為重返賽道的希望。而更多的經銷商甚至車企,在轉型的思索中,都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了出行市場,可見對出行市場的掘金潛力和發展空間正在成為大家的共識。可以說,在這個轉型的時代,不轉型顯然難以在市場上求生,經銷商盡管經歷大浪淘沙,但越來越有限的發展空間已經使這一領域顯得有些擁擠,而向包括融資租賃在內的出行市場轉型,是蘊含生機的“新大陸”。而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只有加速轉型,才有望獲得發展先機。

        其次,盲目跟風必然與成功失之交臂。前些年,當新能源汽車市場機遇隱現時,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涌向這一市場,其中不乏盲目跟風者。等大潮退去,跟風者收獲的是一地雞毛;而有頭腦、有技術、有目標者,盡管經歷挫折,但百折不撓,終成正果,像新能源汽車領域如今的蔚來、小鵬、理想等莫不如是,而跟風者大多已不知去向。因此,有了前車之鑒,如今經銷商的轉型,再也不能重蹈覆轍。避免頭腦發熱、一時心血來潮、盲目跟風,關鍵還是要對市場和目標有洞察力,有計劃去實施,也要有資金去落實,盲目跟風,搭上的不只是資金和時間,還有企業的生存與命運。

        再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經銷商向出行市場的轉型中,作出符合實際的選擇是第一步,只有結合自身實際,揚長避短,量體裁衣,找到最為適合的細分市場,才能在這一領域深耕細作,有所收獲。否則,一步走錯就難以挽回,哪怕重新開始也已與先行者差距拉大。客觀而言,目前出行市場盡管空間較大,但也不是每個細分領域都那么容易成功,而且經銷與出行畢竟有不同之處,即使選擇正確,也尚需時間、資金和策略的配合,就算是滴滴,也是付出了7年時間和500億元“學費”的巨大代價才立穩腳跟。可見,投資有風險,轉型需謹慎。(趙建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