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世界視訊!在20萬元級市場 “油電”迎來正面交鋒

        2022-08-29 08:47:43來源:汽車公社  

        在逛完今年的成都車展后,有人發朋友圈:轉了幾圈才湊齊這幾張圖。可能對于車圈老炮來說,很多新車在成都車展之前,就被媒體們試駕評測過,才導致對成都車展的新車新鮮度大打折扣。


        (資料圖)

        但只要仔細留意,還是能在成都車展上找到幾款主流的首發新車。比如長城山海炮、哈弗H-DOG、比亞迪護衛艦07、奇瑞艾瑞澤8、東風本田思域e:HEV、別克昂揚等等。不過其中還是以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車型居多。

        在所有被稱之為車展新車的車型中,SUV、MPV、皮卡、轎車等門類產品都有,再把細分市場縮小后,唯獨20萬元級別的SUV和轎車產品不多。其中主要原因還在于這個價位長期被合資品牌把持,自主品牌在其中則依靠新能源車型上位。

        作為一個“得中高級車得天下”的重要市場,20萬元級別的車型競爭開始白熱化。一是消費者對新能源的熱度不減,二是傳統油車選手老而彌堅。所以在瓜分市場份額時,強勢品牌穩步前進,弱勢品牌退如山倒。

        越賣越貴的自主品牌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成都車展的第一天,各個品牌們為了秀肌肉展示最新的技術成果,主要展出了最新的產品。這也就導致很多弱勢合資品牌連中型車都沒有放在展臺,而自主品牌們則取巧的將最貴的、新能源車型放在C位。

        比如長安的展臺除了UNI序列就是深藍SL03、奇瑞不僅把艾瑞澤8放在C位,同時也展出了瑞虎7 PLUS DP-i。雖然自主品牌的單車均價還不如合資品牌,但是這幾年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車型價格也進一步上探。

        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單車均價同比增長21.1%至10.2萬元;2022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單車均價達到11.9萬元;比亞迪乘用車2021年的單車均價已達到15.17萬元。這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尤其是隨著新能源的發展,中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青睞,以及不再迷戀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單車均價升高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這樣的大趨勢下,燃油車市場的“紡錘式”結構與純電動車市場的“啞鈴式”結構正在迎來交鋒和融合。

        長期以來,消費者要想選擇20萬元級別的車型,始終離不開豐田、本田、大眾等品牌。所以在中型車銷量榜單上,凱美瑞、雅閣、帕薩特等成為頭部的常客。直到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出現,這種平衡才逐漸被打破。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在中型車市場,凱美瑞以15.2萬輛的銷量暫居第一。第三名的比亞迪漢與之差距不到3萬輛。此外,小鵬P7的銷量也進入榜單前十中。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自主品牌電動車沖擊這一市場。

        今年20萬元級別的純電動車細分市場將迎來四款重磅車型,包括比亞迪海豹、長安深藍SL03、零跑C01、哪吒S。另外在成都車展上,領克01 EM-F、歐拉芭蕾貓等各種門類的車型售價都在20萬元以上,足以看出這個價位市場未來的激烈競爭。

        那這些傳統合資品牌中型車的市場份額被分走了?其實并沒有,凱美瑞、雅閣、帕薩特同比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是凱美瑞、雅閣這兩款車型,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當然,終端也出現了不小的讓利。

        再來看價格更高的“蔚小理”和比亞迪這幾家自主品牌,同樣是車市的熱門,今年只有豪華品牌的出現負增長。唯一能夠解釋這種現象的是,主流的消費正在升級、消費力正在提升,消費者對豪華品牌的熱衷度正在減弱。

        真正受到打擊的是20萬元級別的合資SUV,今年合資SUV雖然取得增長,原因包括強勢車型的增長,其次是新能源產品的加入。像一汽豐田RAV4等微跌,以及韓系、美系品牌的沒落,其中就是自主品牌生長的地方。

        短期與長期之爭

        一直以來,自主品牌發展這么多年,始終在尋找彎道超車的機會。如今,自主品牌終于有機會在正面硬剛合資品牌。數據顯示,今年1-7月,自主品牌累計銷售596.9萬輛,占市場份額47.6%。據歷年數據統計,此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市場占有率有史以來最高峰。

        除了市場份額,從最新公布的2021年汽車品牌單車均價來看,自主品牌也開始超越合資品牌。蔚來單車均價超過雷克薩斯、寶馬;理想單車均價位于奧迪、特斯拉之上;小鵬、紅旗單車均價也達到了20萬元以上。

        如果有人反駁說頭部新勢力雖然單價高,但是樣本量基數低。那么再看傳統車企高端品牌的銷量和單車均價,領克超過大眾;WEY超過馬自達;廣汽埃安、比亞迪和傳祺的單車均價都超過日產、現代和雪佛蘭,這些例證無疑更有說服力。

        新能源的發展,給自主品牌帶來了最好的市場契機。今年成都車展上,比亞迪、長城、長安、傳祺等都帶來了更高價格的產品。在此之前,問界M7開啟預售后72小時內訂單已超過6萬臺;阿維塔11目前訂單突破2萬;長安深藍SL03上市后33分鐘訂單即破萬......

        反觀雪佛蘭、現代起亞等品牌,受困于全球戰略,以及對中國市場的理解不夠深刻,依然以燃油車產品為主。甚至包括豐田、本田在內的車企,也無法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新能源產品。大眾比較識時務,但ID.系列難以支撐其遠大目標。

        原因在于,傳統汽車品牌依然有著份額巨大的燃油車紅利,很難迅速轉身主攻新能源。并且,面對中國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外資品牌仍然沒有擺脫固有的迭代周期,導致旗下車型在產品力上完全遜色于自主品牌。

        種種跡象表明,自主品牌在智能化和電動化上,已經逐漸占領消費者心智。隨著純電動車成本持續下降、長續航車型加速推出、充電焦慮逐步消除和技術不斷提升,車企加速推出更多高品質新能源車,15萬-20萬元的電動乘用車有望顯著放量。

        當然,目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也有成本焦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電池價格。這也就是為何2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有很多,而在10-15萬元左右的新能源產品存在巨大的空缺,這也讓很多消費者持幣觀望。

        所以自主品牌開始在空間、配置上做越級處理,實際上這是一種有效的提升競爭力的手段,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汽車產業的做大做強,本質上是全產業鏈的和諧共處。如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表面上看進入了正常軌道,但實際上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xxxxxx|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