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踐行“雙碳”目標路線漸明 將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北京踐行“雙碳”目標路線漸明。3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所謂碳排放權交易,即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二氧化碳排放權被作為一種商品,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機制。按照《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在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排放配額及其他產品。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表示,要實現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在一個穩定的脫碳的發展路徑上,無論是技術還是政府的政策,或者行業管理以及傳統能源市場的轉型升級能力,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減排、增效、提質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欠缺的是真正市場化的思維和機制。
今年是我國“碳中和”元年,但北京已于此前作出諸多節能減排的相關嘗試。2013年11月,北京市試點碳市場開市至今,已覆蓋全市843家年碳排放量超過5000噸的企業,包括電力、熱力、水泥、石化等傳統耗能產業,高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以及服務業。截至目前,全市碳交易排放配額達4149萬噸,涉及金額17.45億元。
要完成碳排放量下降,需要生產方式的轉型迭代。《方案》強調,要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包括發展高精尖產業、退出污染產能、清潔生產。完善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體系。對工業企業、醫療機構、交通運輸企業、污水垃圾集中處置單位等,明確治污減排責任和內容,重點碳排放單位依法履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義務等。
然而,想要實現能源轉型,企業端實現節能減碳耗資巨大,規模可達百萬億元。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表示,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資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認為,這對大量金融機構及實體企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就是探索碳交易以及綠色金融相關政策工具,例如推進地方試點部署信貸、債券等。”
隨行就市,此次《方案》也提出,將健全有效的政策體系。包括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展綠色金融。以市場化方式推動設立綠色發展基金,發放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健全綠色產業投融資體系,支持產業升級。推進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險、重大環保裝備融資租賃。提升國際綠色投融資服務、氣候風險評估、綠色技術與產業合作等功能,推動建設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當前北京除正在申請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外,還在籌建一個綠色金融的國際機構,目前中外資的金融機構正在密切溝通對接。此外,北京要提升綠色交易所,把原來的環境交易所提升為綠色交易所,承接全國自愿減排的碳交易以及環境資源的各種交易。”在前述會議期間,北京市副市長殷勇曾披露道。
此外,《方案》還要求加強財稅支持,包括加強市級資金統籌,實施污染防治專項轉移支付管理,并對跨行政區、跨流域、國際合作等環境治理重大事務承擔相應支出責任。依法征收環保稅,落實節能環保稅收優惠政策等;健全補償機制,覆蓋空氣、水環境、危險廢物、生活垃圾、森林、水流、濕地等領域的綜合性生態補償機制,補償資金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相掛鉤。
值得關注的是,下一步全市將健全完備的信用體系。包括建立各級政府和公職人員的環境治理政務失信記錄機制;建立企業環保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動態評價重點排污單位的環保信用,依法依規公開,并實施差別化監管;建立排污單位“黑名單”制度,讓失信企業受限。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被提上日程,連日來,相關概念股逆市走強,這也成為A股春節后最強板塊。據統計,相關產業龍頭受到市場追捧。菲達環保近10個交易日來累計漲70%,中材節能、南網能源、深圳能源、協鑫能科等近一個月大漲超100%、90%、60%、40%。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趨勢下,我國提出的“雙碳”目標彰顯出大國擔當。碳排放的降低關乎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化,將帶來中長線的投資機會,如利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代替傳統煤炭發電,以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帶來對化石能源依賴度降低。建議關注能源替代、節能節材、循環經濟等領域的投資機會。(陶鳳 劉瀚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四方股份發布利潤分配方案 股息率13.61%拋出最豪橫派現
繼方大特鋼大手筆分紅之后,四方股份(601126)也加入了這一陣營。3月18日晚間,四方股份對外發布了2020年...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