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頻發 吳曉求:發行管理多頭、市場不統一等是主因
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使資金從資金剩余者流向資金需求者,為資金不足者籌集資金的功能。作為籌措中長期資金的一個重要場所,國內債券市場近年來頻頻發生違約事件,特別是信用債市場。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認為,發行管理多頭,市場不統一、市場分割和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等多方面造成了債券市場事件頻發。
吳曉求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采訪時表示,中國債券市場在規范程度、制度改革上比股票市場要落后。在發行制度上不統一,市場發行為多頭管理,一些企業債券發行名稱各異,如企業債、公司債等等。根據期限不同,發行主體不同,由不同部門批準,造成整個債券市場從發行制度角度看比較混亂。
吳曉求進一步指出,債券市場在二級市場也是分割的,存在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柜臺市場等等,存在交易所市場比重小,銀行間市場比重大的現象,這些跟當時債券市場、二級市場的發起人有密切的關系。
"債券市場還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吳曉求稱,信用評估體系是債券市場發展的基石。債券市場的風險需要信用評估,包括發行定價、發行利潤,和一家企業的信用等級是呈一種函數的關系,有直接內在的聯系。(記者 馮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葉飛舉報中源家居等存在“市值管理” 中源家居清者自清還是濁者自濁?
5月17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公安局公開表示,近日,安吉縣公安局根據中源家居(603709)的報案線索,已正...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