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民營銀行上線分期派息利率超4% 是“金融創新” 還是打“擦邊球”?

        2021-01-26 08:51:59來源:證券日報?  

        在取消“智能存款”、壓降結構性存款、叫停“靠檔計息”創新產品以及互聯網存款外部渠道受限的多層壓力之下,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攬儲壓力越來越大。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不少民營銀行推出了“分期派息”的產品來應對攬儲壓力,即將長期限存款“包裝”成按周期計息產品進行銷售。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這與之前被叫停的“靠檔計息”類似,屬于“換湯不換藥”,均存在負債與資產過度錯配等底層風險,未來可能會被監管層密切關注。

        靠檔計息剛“退隱”

        分期派息又“上線”

        在“靠檔計息”產品“退隱江湖”后,民營銀行紛紛以創新產品方式來吸儲。《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多家民營銀行自營APP,用“按月付息”“分期付息”類產品作為對靠檔計息產品的一種替代,這類存款不僅存取靈活且還能獲得高息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分期派息的存款產品,即滿一個周期時就可提前支取本金和利息,同時利息按滿期年化利率結算。從產品的利率和期限來看,可實現“短期長息”,對投資者而言吸引力不小。

        例如,藍海銀行在售的“周期派息”存款產品,存期5年,派息周期包括每7天、30天、90天、180天、360天派息。根據派息周期長短相關產品存款利率最低年化3.6%,最高4.7%。也就是說,存1年以內的話,年化利率最高可以達到4.7%。假設有10萬元,存1年的話,年利息能達到4765.28元。

        另一家民營銀行推出的“分期派息”產品利率更高,滿7天每期派息收益率為3.7%,滿1個月以上的每期派息收益率在4%以上,12個月的可達4.6%。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其他普通1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年利率僅為2.25%。

        由于存取靈活、利率較高,中小銀行創新加推的“分期派息”存款產品也受到市民青睞。“目前傳統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不超4%,而‘分期派息’產品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不僅收益高,還可提前享受本金利息帶來的收益。”張女士告訴記者。

        是“金融創新”

        還是打“擦邊球”?

        民營銀行發力的分期派息產品看似高收益、門檻低,那么,分期派息產品到底是否有違規之嫌?這樣的創新模式是否合規?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較高的收益背后,卻隱藏著一定的風險。

        “從機構角度看,‘高息攬儲’抬升銀行負債端的成本,同時,也對機構資產端的風險定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造成與資產端期限錯配,造成流動性問題。”某銀行業內人士建議,不少中小銀行創新不斷,但一定要避免科技金融的偽創新,要做到產品的實質合規,而不是表面合規。

        一位匿名的銀行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分期派息年化利率與過往靠檔計息產品利率差不多,利率高達4%以上或者5%的話,那么存在高息攬儲的嫌疑,但是不涉及違規的層面。如果有高息攬儲嫌疑的話,未來一定會受到監管管制。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分期派息產品有擦邊球之嫌。分期派息產品目前處于監管空白,目前中小銀行的負債端并沒有顯著的出路,對于中小銀行目前的支持政策較少。從利率來看,這種“短期長息”的產品或為中小銀行為攬儲而實施的無奈之舉。蘇筱芮建議,對存款產品更傾向于規范而不是一刀切,在允許中小銀行部分攬儲形式的存在同時,需要做好風險管理,依照監管規定,底層資產與負債端不得過度錯配,制定擠兌相關預案。

        近年來,商業銀行創新類存款產品、互聯網存款業務的監管態勢日益趨嚴。為了商業銀行能夠規范攬儲業務提供具體思路與實踐參照。前不久,中國銀保監會公布《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此次《辦法》也一脈相承,將“合規經營”“風險管理”放在“金融創新”之前,對銀行在負債端開展創新業務提出了嚴格要求。

        上述匿名的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銀行負債管理的新規,本身來講,負債業務是銀行非常重要的業務,因為中國歷來有存款利行的思想,本身來講,其實不管大型銀行還是中小銀行都應該去創新多元化的負債來源,例如同業存款、個人存款、公司存款。

        他進一步表示,中小銀行在面臨當前負債來源困難的情況下,應該更多的拓寬它的負債來源,比如零售方面,在不依靠第三方的渠道之后,應該去加快建設自營渠道,同時也要加大對于同業存款和公司存款的力度,實現銀行負債來源的多元化。同時,對于期限作出一個管理,滿足銀行負債管理的要求,實現風險的分散。

        在蘇筱芮看來,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金融業務與新型科技業務日益交融,盡管科技助力金融業務能夠提升流程效率,但亦不能忽視底層風險,尤其是以“金融創新”為名打擦邊球,甚至謀取監管套利的行為需要加大處置力度。(彭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