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天天觀察:14家國際車企一季度財報:現代起亞崛起,營業利潤趕超“老大哥”

        2023-05-23 11:39:39來源:蓋世汽車  

        進入2023年,全球車企迎來了新的挑戰:隨著特斯拉掀起價格戰,車企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在終端市場白熱化的競爭壓力下,國際車企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如何呢?

        價格戰下,增收不增利或成常態


        (資料圖)

        今年第一季度,得益于全球主要市場均取消了疫情管控措施,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有所復蘇,國際車企的營收因此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絕大多數均實現了兩位數的漲幅。但與此同時,伴隨著車企向電氣化轉型的持續投入,以及價格戰的影響,部分車企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特斯拉便是典型范例。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特斯拉將Model Y的起售價降低了29%,Model 3的起售價降低了逾10%,Model S和Model X的價格也至少降低了2萬美元,特斯拉的降價措施不論是在規模還是時間跨度上都讓人側目,這也確實為其帶來了銷量的增長。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42.2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特斯拉中國銷量同比增長21%至22.93萬輛。

        不過降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卻并未因銷量的攤薄而減弱。數據顯示,特斯拉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跌26.1%,營業利潤率降至11.4%,約為兩年來的最低水平;毛利率也跌破了20%的紅線,創下了近11個季度以來的歷史新低。不過特斯拉卻表示,可以接受單車利潤減少。正如馬斯克所說,“我們認為,相對于低銷量和高利潤率,尋求更高的銷量和更大的車隊才是正確的選擇?!?/p>

        特斯拉的“不以為然”,對其他車企來說卻是“壓力山大”。福特首席執行官 Jim Farley坦言,這一波降價潮“令人擔憂”,““價格戰無處不在”。為了應對特斯拉的降價攻勢,福特今年兩次下調了Mustang Mach-E的價格;雷諾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審查其電動汽車定價策略。伯恩斯坦分析師Toni Sacconaghi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堅持認為,降價已經并將繼續損害行業的盈利能力,包括特斯拉在內?!?/p>

        而另一些車企,諸如大眾、沃爾沃汽車等都不贊同價格戰,也明確表示不跟,大眾直言“我們的重點是業務質量,而不是銷量”,沃爾沃汽車也表示絕不虧本賣車。但未來,隨著汽車生產正常化和更多車型上市,汽車制造商面臨著價格下行壓力可能加大的前景,原本不愿意“跟”的企業也難保不會被迫卷入,就像雷諾對價格戰的態度從一開始的“絕不打價格戰”轉變為“在全球范圍內審查其定價措施”。而在更大范圍的價格戰下,車企增收不增利可能會成為常態。

        現代起亞勢頭正猛,營業利潤趕超豐田

        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日韓車企的業績表現比較亮眼,豐田、日產、現代、起亞的營收和營業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幅。對于日系車企來說,日元的疲軟有利于提振在海外的銷售額,而汽車產量的增加則抵消了原材料成本飆升的影響。與此同時,韓國車企現代起亞在美國市場也具有價格優勢和匯率優勢。

        不過,作為去年世界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卻要警惕現代起亞的崛起?,F代汽車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大增86.3%,凈利潤同比大漲92.4%;起亞汽車的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78.9%,營業利潤率創下歷史新高。這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現代起亞的電氣化轉型成果,其環保車的人氣頗高。2022年,現代IONIQ 5和IONIQ 6在全球的總銷量超過10萬輛,起亞純電動汽車EV6的總銷量接近8萬輛。今年,現代起亞又分別推出了Ioniq 6和EV9 SUV,為繼續崛起提供推動力。

        得益于起亞以及現代汽車創紀錄的收益,現代汽車集團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高達341億人民幣,已經超越豐田汽車的319.7億元,在傳統車企中僅次于大眾集團。與此同時,現代起亞的營業利潤率也位居第二,僅次于特斯拉的11.4%。相比之下,豐田汽車營業利潤率為6.5%,大眾集團為7.5%。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分析將梅賽德斯-奔馳等豪華汽車制造商排除在外,因為與其他同行相比豪華汽車的銷量基數相對較小。

        現代起亞的進步以及未來前景的關鍵是對電氣化的擁抱。當其他汽車制造商采取更慎重的措施時,這家韓國公司卻走在了前面。韓國證券經紀公司預計,韓國汽車制造商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強勁的業績表現。但是,從全球主要汽車公司將開始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的2025年開始,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因此,現代、起亞汽車的營業利潤率屆時能否繼續保持在兩位數還是未知數。

        電動車將成車企主要競爭場

        三星證券分析師Im Eun-yeong認為:“隨著汽車制造商逐漸將重點放在生產電動汽車上,內燃機汽車行業競爭已變得不那么激烈。目前,內燃機汽車的庫存出現短缺,因此相關固定成本出現下降。我們預計這樣的市場環境將至少持續兩年?!狈治鰩燁A計,兩年后,電動汽車市場將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之間的主要競爭戰場。

        事實上,許多車企已經把2025年作為電動車盈利的分水嶺。例如,大眾計劃到2025年,讓電動汽車實現與內燃機車型相同的利潤率。不過,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大眾汽車集團占據了20多年的主導地位正岌岌可危,據悉,比亞迪第一季度在中國的交付量已經超過了大眾。大眾若要延續此前的主導地位,必須在電動車上狠下功夫,趕超中國競爭對手,才能收復失去的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在采用、引入和開發電動車方面,福特已經超越了其傳統競爭對手并走在前面。 福特預計,其包括F-150 Lightning和Mustang Mach E在內的第一代電動汽車將在2024年底前實現盈利?,F在,福特電動車部門Blue Oval 希望加倍努力,以盡快實現電動車的盈利,于是推出了新的15至20億美元重組計劃,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里對業務進行大規模重組。

        與此同時,在電動化方面一度落后的日系車企也開始發起總攻。5月10日,豐田表示將額外撥出1萬億日元(合74.4億美元)以幫助其實現到2030年銷售35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豐田在此期間的承諾投資總額達到5萬億日元)。通過推出10款新的純電動汽車,目標是到2026年使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150萬輛。

        本田承認此前在全球電動汽車競爭中落后,但將憑借一項全面的戰略在這場競賽中“反擊”,包括推出新車型、更好的電池、強大的軟件和完全改變的駕駛員界面,以及專門的電動汽車工廠和徹底改革的生產系統。

        可以預見,未來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而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也將決定著車企的盈利表現。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