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自然災害頻發 減輕災害風險成降低經濟損失重點

        2021-10-11 08:32:01來源:北京商報  

        國慶期間山西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仍在持續。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已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實地查看災情。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區由于道路阻塞,救援物資難以送達,成為當前主要問題。截至10月10日,山西洪澇災害已致175.71萬人受災。事實上,我國今年除了降水量偏多,各類自然災害也頻發,應急管理部10日發布的消息稱,前三季度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9494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864億元。不過,與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各類損失都有所下降。業內專家表示,要健全與完善切實有利于減輕災害風險的現代災害管理體制,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道路阻斷物資難抵達

        國慶黃金周期間,山西省突遭大范圍強降水,太原、陽泉、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部分地區都創下了10月上旬累計降雨量紀錄。據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消息,為應對災情,山西省已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救助Ⅲ級應急響應,緊急安排下撥省級救災資金2000萬元,支持受災嚴重地區受災群眾轉移安置、毀損民房恢復重建等救災工作。

        據新華社消息,山西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1.7萬余間房屋倒塌。災情發生后,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部門已緊急調撥帳篷3975頂、折疊床3212張、棉衣褲3000套、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災物資用于受災群眾安置。

        山西晉中祁縣藍天救援隊副隊長董曉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主要是在祁縣自救,現在受災嚴重的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山區,來遠鎮各村莊斷電斷水斷路,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系。從暴雨第一天電線就沖垮了,昨天又一個橋垮了,徹底把道路斷了。今天我們送了一臺發電機過去,由人抬過去,再找一個車送到鎮上,保證人們手機能充上電。另一部分是平川地區豐固村和南左村受災嚴重,水有一米多深,災民群眾在集中救助點,需要一些生活物資,比如被褥、牙具、照明燈、發電機、充電寶、水泵等”。

        對于山區而言,救援物資送達成為目前的難點。“現在主要問題是救援物資過不去,災民能集中的盡量集中,有的地方去不了,要是步行得走7-8個小時,只能開車探路,聽說昨天剛修好的一段路今天又塌方,又過不去,當地政府也在抓緊搶修當中。”董曉剛說。

        此前,在一份《山西汛情物資求助》清單中,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梁家焉鄉巖村情況顯示,“目前不缺食物和水電,村里道路被毀,無法外出,交通不便……”10日,記者聯系村委張志清,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村里受災情況比較嚴重,斷水斷電鄉政府已經恢復,現在主要是村民自救,社會愛心人士給鄉里捐助”。

        洪澇災害損失占比大

        前有鄭州暴雨,今有山西洪澇,今年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似乎格外多,它們呈現什么特點?造成了多大損失?

        10月10日,應急管理部官網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前三季度,我國共發生39次強降雨過程,全國降水量58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極端強降雨過程多、致災性強。7月份出現4次特強降雨過程,其中,7月中下旬河南遭受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影響鄭州、新鄉、鶴壁等16個市150個縣(市、區)。8月份湖北隨州、陜西西安局地出現極端強降雨,引發嚴重內澇、山洪和地質災害等。

        秋汛形勢嚴峻。漢江發生2011年以來最大秋汛,丹江口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高水位,海河水系衛河上游發生近20年來首次秋季洪水,河南、四川、山西、陜西等地受災區域與前期重合疊加,加重了災害損失。洪澇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占前三季度各類災害損失總數的七成以上。

        整體來看,前三季度,我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9494萬人次受災,792人死亡失蹤,526.2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5.7萬間房屋倒塌,175.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058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864億元。不過,與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31%、14%、16%和14%。

        減輕災害風險是重點

        近日,聯合國領導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核心結論,預測極端降雨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導致降雨量的顯著增加。

        今年5月,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中國氣象局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表示,“在未來,我們不僅可以告訴大家明天的天氣怎么樣,還可以告訴大家這樣的天氣可能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在哪些地方致災的風險大,推動災害性天氣預報向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就對推進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明確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理念,其中提出“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孔鋒博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世紀以來,規模空前的城鎮化進程,使我國洪澇威脅對象、致災機理、成災模式與損失構成等發生了顯著變化。防汛應急管理面臨著水災風險防范任務日趨復雜艱巨與水安全保障要求日益提高的雙重壓力,且壓力還將持續增大。

        “統計數據表明,2006年以來,我國每年遭受洪澇的城市都在百座以上,水災總損失與受災城市數明顯呈正比。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土地流轉后水災損失由少數種養殖大戶承擔的現狀,導致一旦發生超標準洪澇災害,便會出現城市水災損失激增、農村集約化經營者巨額損失難以承受的風險。認清洪災風險的演變特征與趨向,有助于推進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孔鋒說。

        在孔鋒看來,未來如何健全與完善切實有利于減輕災害風險的現代災害管理體制、法制與運作機制;如何以流域為單元,構建布局合理、標準適度,科學調度,具備滯洪削峰、減勢消能功能,且與生態環境友好的防洪治澇工程體系;如何構建集成空-天-地技術的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與風險分析系統,滿足決策所需的時效與精度,都是需要考慮的重點。(陶鳳 呂銀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