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校園民謠歌曲有哪些?校園民謠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2022-12-01 14:07:31來源:環球傳媒網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校園民謠歌曲(最好聽的10首民謠)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校園民謠歌曲(最好聽的10首民謠)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校園民謠歌曲(最好聽的10首民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獨樂不如眾樂,與眾同樂!我是愛你們的小娛!

        40歲以下的網友們,大部分都對校園民謠記憶猶新。

        當年高曉松編曲,老狼演唱的那一首《同桌的你》唱出了當時多少人的心聲: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看了你的日記,誰把你的長發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你從前總是很小心,問我借半塊橡皮,你也曾無意中說起,喜歡和我在一起……"

        這首歌當時非常風靡,同桌的你這四首字成了校園戀愛的代名詞,成了最經典的校園民謠。

        風靡一時的校園民謠,一曲曲優美的歌聲后面,又發生過什么令人難忘的事情。

        校園民謠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當時中國臺灣有兩個大的酒吧,一個叫木船、另外一個叫木吉他。

        李宗盛、齊豫、周華健還不出名的時候,就抱著一把木吉他在這兩個酒吧駐唱。

        那時候是客人點唱,客人點完歌以后,一個歌手抱著一把吉他開始彈唱。

        去過酒吧的應該會看到過這種場景,或者電視畫面也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這些原型為以后大陸流行歌曲起到了榜樣。

        當時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們國內正經歷一場時代變化。

        有些趕時髦的男生留個鬢角,穿一條喇叭褲,戴著蛤蟆鏡,手拎一個放著磁帶的收音機,播放著當下流行的音樂。

        他就感覺自己變成了這條街上"最靚的仔",但是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就管這種打扮叫"臭流氓"。

        說歸說,看歸看,這樣的"臭流氓"在當時的確很拉風的哦。

        各種奇裝異服的出現,是人們個性的綻放,這是大家經過壓抑后又迎來了新的改革開放政策而做出的改變。

        當時費翔的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更是給人們加了一把油,讓人們干勁十足。

        當時剛恢復高考后的大學,就是"幸福的標志"。

        那個年代的大學招生名額有限,大學生都是真正的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的高等學府。

        當時的大學是不收學費和住宿費的,國家還額外會給部分補助,當時的大學生自我調侃大學就是

        “由你玩四年”。

        高曉松也曾經說過:"他們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活,就像中國古代的士大夫一樣,有閑階層,有錢階層,優哉游哉。"

        不是說那個時代的人有錢,沒有負擔。

        而是在那個包分配的年代,一個大學生一畢業就會有很多單位搶著要,所以他們都不用考慮就業問題。

        除非是在學校干過違反校紀的事情,受到過處分,會對分配有影響,正常情況下,大學生都能得到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沒有壓力的大學生們可以盡情的去進行藝術創作,促進了校園民謠的誕生。

        在那個電子產品匱乏的年代,學生們把熱情都傾注到了音樂創作上面。

        那個時候有一把幾十塊錢的木棉吉他,就牛氣的不行,因為吉他可是奢侈品,就像現在校園中學生開著豪車一般引入注目。

        校園內部環境給大學生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促成了校園民謠的誕生。

        那么最早的校園民謠雛形是從哪來的呢?

        第一個就是詩歌,那個年代的詩歌和唱歌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

        大家還記不記得有個在1989年臥軌自殺的詩人:海子

        以下是出自海子詩集中比較著名的語句,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

        海子逝世后,大家為了紀念他,開始創作各種歌曲,其中高曉松就曾經在專輯中收錄了三首歌:《白衣飄飄的年代》、《月亮》、《回聲》這三首歌都是海子的歌曲。

        第二個就是港臺音樂對大陸的沖擊。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港臺音樂的黃金時期,他們把積攢了二三十年的好東西,一下倒在了大陸這邊。

        當時許冠杰、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艷芳、林子祥是最火的,改革開放后,這些人一股腦的涌向了大陸。

        還有中國臺灣的童安格、王杰、周華健、李宗盛、羅大佑等全過來了,他們帶來的音樂給當時的大陸很大影響。

        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可以用個性解放的方式,來書寫我們自己的內心。

        第三個雖然有點俗氣,但是也是其中的一條,就是當時女生的審美。

        當時在學校里寫歌唱歌非常趕時髦、容易獲得女生青睞。

        當時流傳一句話"五十年代嫁英雄、六十年代嫁貧農,七十年代嫁軍營、八十年代嫁文憑"。

        文憑就是能力的象征,那個時代校園的女生審美跟現在是天壤之別。

        如果當時一個是高富帥,另外一個是滿腹才華卻相貌身材很一般的男生,大學生肯定都會選擇有才華的男生。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好多80、90后曬爸媽的結婚照十分驚嘆,當年貌美如花的母親怎么會嫁給一個相貌甚至有些丑陋的父親。

        現在的我們都無法想象,帥不能當飯吃。

        不像現在的社會,帥基本是通吃,那個時代,能寫詩、能唱歌、能彈吉他、就容易俘獲女孩的芳心。

        所以好多男生前仆后繼向音樂創作里面扎猛子,這和當時的女生審美密不可分。

        愛是引領一個時代走向積極的發動機,你不能低估荷爾蒙旺盛時期的那些男性音樂創作者的巨大力量。

        這就是促使校園民民謠產生的三個原因。

        校園民謠產生

        校園民謠具體怎么產生的呢?

        這和一個人密切相關,他不算是校園民謠創作影響最大的,但是沒有他可能就沒有九十年代初期那波校園民謠,這個音樂才子叫沈慶。

        1992年,沈慶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實習期間,要坐公交車從東到西穿越北京城到實習的地方。

        那時北京的公交車沒有現在這么擁擠,坐在車上無聊的時候他就想,馬上就要畢業了,真的很留戀大學的生活,想用歌聲把它記錄下來。

        然后在公交車上就寫了一首歌名字叫《青春》,這首歌30歲以上的朋友可能熟悉,"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后悔"……

        后來他感覺只有自己的歌曲太單一,就想把北京各個高校創作的音樂整合一個作品,收集到一起,看看有多少好聽的歌曲。

        當時當時北大還有清華等高校流行一種文藝聚會形式叫“碴琴”。

        什么叫“碴琴”?

        就是比如說在清華湖畔或者高校的某個地方,各高校的吉他高手,湊在一起斗一下,比比誰的吉他彈的好,這就是“碴琴”。

        沈慶就開始到各大高校去聽“碴琴”大會,他本身就識譜,利用自身的優勢就把譜子記錄下來。

        他當時把這些歌聚集到一起以后,就開始尋找能出專輯的唱片公司,然而大部分公司都是客套的先留下,我們看看再通知你,便再無后話。

        就這樣沈慶在碰壁五六次后,事情終于迎來了轉機。

        終于碰到一家有意向的公司,但是公司開出的條件是,一首歌付費五百元,歌手用自己公司的。

        當時高曉松也在背后給沈慶出謀劃策。

        他說你先試試他們歌手唱的如何,再決定要不要合作,結果他們一聽,完全把校園歌曲的味道給唱跑了,最終拒絕了和這家公司合作。

        這次失敗后,他們又繼續尋找能合作的公司,直到遇見大地唱片公司。

        當時大地唱片推出過一張民謠專輯叫《我的1997》,主唱歌手是艾敬。

        大家都感覺這張專輯的歌曲聽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也很享受。看到公司實力不俗后,他們便毛遂自薦。

        幸運的是,他們碰到了當時眼光俱佳的企劃黃小茂,當時崔健在1984年做過一張專輯,這張專輯一共收錄了十首歌,其中有九首就是出自黃小茂之手。

        黃小茂本身就非常有才華,后來看到沈慶他們推薦的曲目,感覺不錯,就說專輯就叫“校園民謠”吧!

        就這樣把沈慶推薦的歌曲湊到一塊出版了,這里面就有到現在我們還耳熟能詳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當時這些歌感染力非常強,校園民謠開啟火爆之旅,主要由高曉松、沈慶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1995年以后,校園民謠又出來一位大咖樸樹,他的歌曲《那些花兒》、《白樺林》等也風靡全國。

        接著是來自清華大學的歌唱組合水木年華,他們的歌曲《一生有你》、《在他鄉》也大火了一段時間。

        在水木年華之后,校園民謠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校園民謠迅速崛起又衰落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校園民謠火的時間很短暫,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進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家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高了很多,而且隨著電子產品的侵入,像校園民謠這樣的清新歌曲不再適應社會的節奏。

        到1999年,隨著大學不斷擴招,學校制度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跟過去的文化有了很多不同。

        大學生一上大學以后就開始有了就業的壓力,讓大學生變得更加現實。

        沒有多少人再去想玩這樣青春純樸的小清新格調,所以校園民謠迅速衰退也在意料之中。

        校園民謠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

        無論如何,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都跟校園民謠息息相關,它留藏著我們八九十年代人心目中的美好。

        每當聽到那幾首熟悉的歌曲,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回憶起自己的美好校園時代。

        這是關于青春的回憶,也是青春的享受,校園民謠也因此具備了它存在的價值,

        這種風潮共同推動了音樂對學校對音樂創作人的巨大影響。

        眨眼之間的80、90后已經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那些美好的青少年時代,會隨著那些年火爆的校園民謠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