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物聯網金融領域國際標準發布 實現銀行對動產質押生命周期管理
17日,記者從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獲悉,國際化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正式發布了《基于物聯網(傳感網)技術面向動產質押監管集成平臺的系統要求》物聯網金融國際標準。這是由我國專家作為主編輯制定的全球首個物聯網金融領域國際標準。
記者了解到,該國際標準適用于動產質押監管服務的物聯網或傳感網系統的設計和開發,規定了面向動產質押監管金融服務的物聯網或傳感網集成平臺的系統要求,體現了物聯網技術在動產質押監管服務中的全新應用,能有效對動產質押全流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實現銀行對動產質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時,該國際標準還對提高動產監管方及倉儲企業的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持作用,亦可為其他行業相關標準提供借鑒和參考。
相關專家介紹,從2012年起,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就組成專家團隊開始物聯網金融探索,在全球首創物聯網金融理論,著力推動物聯網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2017年2月,我國在ISO/IEC JTC1 WG10第七次會議上做新提案報告,并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指導下,系統開展支持金融交易動產監測和跟蹤的傳感網和物聯網技術的研究;2018年,我國聯合日本、德國、俄羅斯等五個成員國發起創立了國際物聯網金融科技標準研究工作組,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代表中國牽頭立項了全球首個物聯網金融科技標準ISO/IEC 30163,先后經歷5年時間,完成了該標準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在主導制定標準的同時,在國際上率先依托首創物聯網金融理論,加快物聯網金融技術研發、模式創新、應用示范和業務推廣等創新工作,協助金融機構把控金融風險,解決實體制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及融不到資的問題,助力打造高質量供應鏈、產業鏈,服務實體經濟。
“至今年2月,物聯網金融科技已累計服務27家商業銀行并實現業務落地,累計服務了4家頭部保險公司和3家金融租賃機構以及30多個行業大類的實體企業客戶2359戶。金融機構累計紓困企業融資發生金額達475.81億元,用信業務10127筆,還款服務50542筆,零風險、零不良,摸索出一套供應鏈金融新模式。”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過國忠 潘天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 -
星際飛船高空試飛或違規 SpaceX被FAA正式調查
2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SpaceX日前因為發射其Starship SN8違反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的測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