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暴雨致山西1763處古建“受傷” 省級文保圍墻出現垮塌

        2021-10-13 15:09:27來源:楚天都市報  

        平遙古城局部坍塌,太原晉祠多處漏水,呂梁千佛洞石窟萬佛殿屋頂塌落漏水……一場曠日持久的暴雨,讓山西多地名勝古跡告急,受損的古建達1763處。

        極目新聞記者走訪山西一些文物保護單位發現,暴雨導致門樓塌陷、圍墻垮塌等多種險情。

        多位文保專家表示,古建筑的防水只能靠人工,希望早日開始修繕。還有公益組織已開展“為文物撐傘”活動,公益人士目前最擔心的是市、縣級和未定級的低級別文物,在暴雨面前它們的抵抗能力更為弱小。

        古建筑防水只能靠人工

        “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網站的相關信息顯示,至去年7月,山西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其中古建筑有28027處。

        而過去的半個月,突破歷史極值的降雨量,讓山西多地面臨巨大挑戰。截至10月10日,山西各地上報出現險情的不可移動文物就有1763處,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60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789處。

        位于山西臨汾的丁村民居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聚集著40多座建于明清時期的院落。

        9月中旬,一場連續84小時的降雨讓丁村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張培梅提心吊膽。今年59歲的他,在丁村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已有40年。“這樣的雨,我從未遇到過。”大雨期間,張培梅巡查院落的頻率高于平日。

        “古建一怕火,二怕水,防火有消防設備,防水只能靠人工。”張培梅說,古人講究聚財聚氣,在修建房屋時,將院落中央的地勢設計稍低于四周,讓雨水聚于院中,以免“財氣外流”。歷經幾百年,房屋本身的排水系統已經派不上用場,張培梅及工作人員每天忙于給各個院落掃水、抽水。

        然而,建于明萬歷年間的16號院還是出了狀況。張培梅發現,長期降雨導致地基濕軟,16號院數十米高的石制門樓發生下陷,門口的石臺階已經變形,他們只好用鋼架搭建彩鋼棚,為石門樓擋雨。丁村民俗博物館第一次閉館。

        張培梅沒有想到,這場秋汛來勢洶洶,10月2日至7日,山西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最強降雨。“臨汾的雨已經很大了,襄汾更大。”張培梅稱,大雨導致1號院落屋脊上的構件掉落。

        10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到訪時,第三方公司正在檢查統計古建受損情況,編制修復報告,等上級單位批復后,再開始修復工作。

        11日下午,記者離開時,丁村又下起了小雨。張培梅說,屋頂的磚瓦濕透了,部分古建內部也開始漏雨。他擔心持續降雨后,受損古建數量還將增加。

        省級文保圍墻出現垮塌

        位于臨汾侯馬市西臺神村的臺駘廟,同樣遭遇險情:西北墻部分坍塌,春秋樓出現裂縫。

        臺駘,被汾河流域居民視為掌管汾河的神,臺駘廟則是汾河流域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處建筑群。2016年,臺駘廟被列為山西省級文保單位。

        10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西臺神村,臺駘廟位于村內汾河灘地南側的古翠嶺之上。臺駘廟圍墻各處掛著“此處危險”的警示牌,嶺上的一處圍墻已經徹底垮塌。磚瓦沿著土坡散落一地,藍白條油布遮蓋在坍塌墻體之上。春秋樓出現一條寬約6厘米的裂縫。

        平日負責看管臺駘廟的畢先生每天都住在廟中。9月26日,他像往常一樣早起,在村里打掃衛生,9點40分左右返回廟宇時,發現圍墻墻體坍塌了。“春秋樓的縫隙存在很多年了,這次暴雨讓縫隙變寬了一點。”他當即向侯馬市文物保護部門報告。

        “后期堆砌的石墻跟寺廟本身的土圍墻有縫隙,連日大雨導致縫隙里全是積水,泡的時間一長墻就塌了。”畢先生及懂行的村民都這樣推斷,“連續降雨可能把廟的地基也泡軟了。9月雨勢最大的幾天,村北面的水已經與道路平齊,周邊的玉米地也泡在水中,現在臺駘廟邊的道路仍是一片泥濘。”

        畢先生介紹,因年代久遠,此前臺駘廟的建筑也出現過漏水,文物保護部門對廟內建筑進行過修繕。今年8月3日,文保部門再次對臺駘廟進行修繕,工程至今還未完工。這兩天他已接到通知,國家文物局將進村查看情況。

        兩位村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看到臺駘廟受損如此嚴重。“我們小時候還在廟里上學,可以容納幾百個學生,中間還能跑操。”一位村民說,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臺駘廟才恢復祭祀功能。

        低級別文物最讓人擔心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方青松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此次暴雨侵襲,山西古建筑受損數量較大,災后要盡量根據此前的測繪數據和照片進行復原。如果遇到構件丟失的情況,就要制作新的構件,不過,這會造成部分歷史信息丟失,對文物價值也有損耗。

        方青松最擔心的是市、縣級文物和未定級的低級別文物。“山西的古建筑太多,對于低級別的文物,當地政府的財力跟不上,平時維護有限,遇上天災受損就更嚴重。”方青松表示。

        公益組織古村之友的負責人湯敏有同樣的觀點。“古建筑以土木結構居多,別說大雨,平時的小雨也會對建筑造成損害。”湯敏說,“除了國家級、省級文物,大多數市、縣級古建平時沒有得到充分修繕養護,更別提未定級文物。”

        為了保護古建筑免于受損,古村之友2019年就與山西長治文物保護志愿者團隊合作發起“為瀕危文物撐傘”活動,后推廣至深圳和廣州。“撐傘就是避開古建主體結構,用鋼管和彩鋼板搭建遮雨棚為建筑遮雨,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山西搭了數十處遮雨棚。”湯敏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此次暴雨過后,志愿者又著手為山西受災瀕危古建筑繼續搭建彩鋼棚,第一批10處古建筑已經確定。

        不過,湯敏說,搭建彩鋼棚終究只是臨時方案,文物保護最終還是要落實防災責任主體。

        “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都有專人負責,最危急的還是低級別文保單位。我建議國家文物局不論級別,將文保單位統一由國家協調管理,低級別文保單位也納入國家文物保障體系與財政預算。在全國層面來看,如果一省財力不足,還可調配有資源的省份援助。這樣面對自然災害時,才能真正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湯敏說。

        10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介紹,據初步調查,國保、省保單位的主要險情是:屋面小面積滲漏及周邊護坡巖體等出現滑坡等問題;低級別和未定級文物出現墻體坍塌、梁架傾倒等險情較多。

        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開展搶險修繕工作,要求各地采用遮蓋、臨時支護等措施對有險情的建筑排除險情,做好險情監測,發現險情的要及時處置,確保文物和周邊群眾安全,并組織全省有資質的單位主動介入,進行現場排險。各地正在抓緊編制搶險方案。

        同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要全面掌握災情,指導山西嚴謹做好受災情況統計。國家文物局立即派出專家組實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響情況,指導文物救災工作,緊急撥付文物應急搶險資金,支持山西開展因災受損文物應急、搶險、修復等,并將在后續文物保護項目和經費上給予重點傾斜安排。(曾凌軻 劉琴)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