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廣核:“中國制造”的華麗轉身

        2022-08-01 09:34:32來源:深圳商報  

        全國擁有八大核電基地,在運核電機組26臺,在建6臺機組全部采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構建6+1產業體系,業務覆蓋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數字化、科技型環保等領域,擁有5個上市平臺,總資產超7800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運清潔電力裝機容量超7000萬千瓦,其中核電2939萬千瓦,新能源超過4100萬千瓦……

        它就是我國最大、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一家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壯大而茁壯成長、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清潔能源集團。

        7月14日,深圳市委宣傳部組織策劃的“穩中求進向未來·深圳媒體‘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調研團來到中廣核,實地調研采訪這家與深圳經濟特區共成長的大型清潔能源企業,探究其如何牢牢掌握發展自主權,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助力我國從“核電大國”躋身“核電強國”的深層原因。這是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首次走進在深央企。

        40余年來,從跟跑到領跑,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廣核用“低頭靠勇氣,抬頭靠實力”的魄力,蹚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中國核電自主發展之路。

        這條路,從南海之濱的深圳大亞灣畔,高起點起步。

        “國家名片”:國產化率從1%提升到90%

        夏日的大亞灣畔,碧空如洗,海水湛藍,濤聲陣陣。

        海岸上,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巍然聳立,勾勒出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核電高起點起步、跨越式發展的足跡。

        這里是中廣核大亞灣核電基地。40余年前,中國引進法國M310技術建成的國內首座商用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即坐落于此。中國核電發展騰飛的“種子”在此播下。

        作為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大亞灣核電站總投資高達40億美元,而那時國家外匯儲備總共只有1.67億美元。為解決最困擾的資金問題,大亞灣核電站與香港中華電力合資,引進法國技術和國際團隊合作建設,在國內探索“借貸建設、售電還錢、合資經營”的全新模式——向銀行借貸進行建設,建成后將電賣給香港換取外匯。這種模式殺出了一條解決我國核電站起步建設資金和外匯問題的“血路”,演繹了“零資本裂變”奇跡。

        在原國家計委的投資項目表上,大亞灣核電站一欄的投資數額赫然為“零”,有人把這一思路形象地叫作“借錢買雞,養雞生蛋,賣蛋還錢,還有錢花”。

        從1987年8月7日到1994年5月6日,經過近7年建設后順利投產的大亞灣核電站,實現了我國大型商用核電站零的突破。

        然而,彼時大亞灣核電站的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僅為1%,連大宗材料如鋼筋、水泥、瓷磚都要進口,只有調試鍋爐是中國生產的。

        從建設之日起,中廣核就非常重視核電技術及設備的國產化。在國內企業實力非常薄弱的情況下,中廣核據理力爭,安排相關施工企業參與項目建設進行學習。1997年開始建設嶺澳一期核電站時,雖然依然是外方設備總包采購,但中廣核利用中方設備采購分包的機會,有意識地推動國內設備制造企業承擔核電設備的部分國內采購,一舉使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30%。

        到了2005年建設嶺澳二期核電站,中廣核通過持續改進和創新,采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兩臺機組國產化率達到64%。“中國制造”在核電領域以“嶺澳二期”項目為依托,出色完成了令人矚目的核電設備自主化、國產化進程的歷史性跨越。而且,嶺澳二期首次實現了以蒸汽發生器為標志的百萬級核電站主設備的國產化。

        此后,我國核電產業開始了規模化發展,中廣核聯合核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推動國內核電建設的設備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從中廣核紅沿河1號機組的75%,到陽江核電5、6號機組的85%,再到自主三代技術“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的接近90%,一條較為完整、頗具實力的核電發展產業鏈在中國鑄就。

        40余年來,中廣核依托20多臺機組的核電建設,推動我國核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了創新集群,帶動5400多家設計、設備制造、建安企業共同發展,集聚了從設計研發、設備制造、性能驗證到工程建設、生產運營、人才培養的較為完善的核電產業鏈,成為全球核電產業鏈上的一方高地,有力帶動了我國核電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40余年前,在大亞灣播下的核電“種子”,如今已經成為“國家名片”,助力中國躋身世界核電大國、強國行列。中廣核以大亞灣核電站為起點,一路披荊斬棘,與國際核電巨頭同臺競技。

        核電“黃埔軍校”:從“黃金人”到國家核電事業中堅

        在中廣核,有一個流傳甚廣的“黃金人”故事。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大亞灣核電站在全國先后選派110多名優秀人才,前往法國和英國等地系統學習核電技術。培訓費用高達每人130萬法郎,相當于一個成年人體重的黃金的價錢,因此這些遠赴海外接受培訓的人才被稱作“黃金人”。

        “黃金人”稱號的背后,肩負著中國核電人的使命。這些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學成歸國后參與到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中,并且提前兩年從外方手中接過了核電站運營的鑰匙。“黃金人”參與了嶺澳一期、嶺澳二期以及我國后續核電站批量化建設,成為我國核電行業的中堅力量。

        核電發展,人才先行。與深圳特區共成長的40余年間,中廣核大亞灣核電基地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可以開展從主控室操縱員到換料操作員、維修技術人員,再到工程建設人才、管理人才的全方位培訓。此外,大亞灣核電基地還建設了總投資達20億元的國內核電行業最完備的培訓設施。其中,核燃料操作員訓練中心全世界僅有兩個,一個在法國,另一個就在大亞灣。

        “一名大學畢業的新員工,需要經過4至5年的不懈努力,通過上百門的培訓、考試,還要通過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筆試、模擬機考試和口試的層層考驗,最終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控室操縱員,其難度不亞于培養一名飛行員。”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電廠績效管理副總工張錦浙告訴記者,通過層層考核,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值長”,最理想的情況是需要12年。“我用了13年的時間,這已經算是很快的。”

        在我國核電規模化發展過程中,中廣核大亞灣核電基地對外輸送了大量人才,為各新建核電站帶去急需的管理和技術經驗,成為中廣核及我國核電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

        在深圳,目前有且僅有的兩位“工人院士”周創彬、王建濤,均來自中廣核。他們都是從大亞灣核電基地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成為如今手握多項國內外專利的技術“大拿”,參與到中廣核全國各大核電基地的建設運營中。

        截至目前,中廣核累計培養核電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約1萬名,遍布國內各大核電站。其中,大亞灣核電基地為臺山、陽江、紅沿河、寧德、防城港等核電基地輸送技術骨干超過2000名,為中廣核其他核電基地培養運行、維修、工程技術等領域關鍵技術崗位人才4000余名,并且廣泛吸引電力、能源同行來大亞灣核電基地交流對標。

        同時,中廣核將大亞灣核電基地管理和技術進行標準化,形成大修、生產準備、人才培養等核心領域的標準包,進行“管理輸出”,讓大亞灣核電作為標桿電廠的經驗,能在各核電新基地得到復制和運用,助力運行水平提升。

        “最美電廠”: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

        調研采訪中,團隊成員無不為核電基地的生態美景所驚艷,大家紛紛贊嘆其不愧為“中國最美電廠”。

        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大亞灣核電基地,碧海青山相輝映,陸地和周邊海域生長生活著超過200種野生動植物。附近海域游弋的中華白海豚、核電山林中頻頻出沒的野豬、核電站旁郁郁蔥蔥的百年古榕林、長年棲息于此的白鷺,以及豹貓、海馬、翠鳥、禾雀花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在這里和諧共生。

        “我們員工在基地遇到過野豬,還曾拍攝到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豹貓出沒的照片。”在前往核電基地觀景平臺的路上,調研團注意到路邊立著一塊“野豬出沒 注意安全”的黃色提示牌。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新聞發言人左裕軒頗為自豪地說,核電基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證明核電是非常清潔的能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開始,中廣核就始終秉持與自然“共生、互生、再生”的理念,將安全與生態保護作為每一個項目建設運營的最核心要求,踐行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安全高效地發展清潔能源。

        2021年10月11日,中廣核發布國內首份基于自然資本核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開創性應用自然資本核算方法,評估清潔能源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展示了中廣核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成果。報告顯示,大亞灣核電基地在1994年至2019年運營期內自然資本總價值達4244.87億元。

        “清潔、高效、可靠的核電,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改善能源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左裕軒表示,大亞灣核電基地始終踐行綠色發展戰略,通過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環保教育等舉措,為推動大灣區低碳能源轉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累計上網電量達8686億度,其中對香港供電累計達2924億度,占香港總用電量的四分之一;與同等規模燃煤電站相比,累計少消耗標煤約2.6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3億噸,環保效益相當于種植近195萬公頃森林,面積相當于10個深圳市。

        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中廣核核電機組安全業績始終保持了高端穩定,源源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輸送清潔、穩定的電力。自1994年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行以來,大亞灣核電基地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安全運營業績優于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穩步保持在國際第一方陣。

        截至2022年7月14日,嶺澳一期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達5755天,不斷刷新國際同類型機組安全運行天數紀錄,比排名第二的法國機組領先近60個月。目前該紀錄還在延續中。

        世界核營運者協會的WANO指標是國際上衡量核電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2021年,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72項WANO指標中,60項達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進水平,占比83.3%;其中58項達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達80.6%。

        “引領計劃”:從埋頭創新到向外輸出科研成果

        反應堆整體水力學實驗、反應堆熱工實驗、燃料組件流致振動驗證實驗、控制棒驅動線實驗、燃料組件力學實驗、華龍一號反應堆整體式三維IVR實驗……位于龍崗的中廣核綜合熱工水力與安全實驗室,外部看起來與周邊建筑區別不大,里面卻大有乾坤。

        調研團一走進該實驗室,就被內部密集分布的三層樓高鐵架臺所震撼。記者注意到,多個鐵架臺上,有多位科研人員正在有序做著科研實驗。

        “這是目前全世界同類設施中最先進的實驗室之一,承擔著全方位檢測核電站的設計合理性的重任,被譽為華龍一號系統和設備的‘全科體檢中心’。”中廣核研究院副總經理周國豐說,這個實驗室是中廣核適應我國自主核電站、核燃料研發的需要,自主投資建設的,目前擁有20余個大型實驗裝置臺,可以開展反應堆熱工水力、水化學、結構力學等多個領域的核反應堆工程實驗,滿足第三代和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需求。

        創新是第一動力。多年來,中廣核堅持將科技規劃與業務規劃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并提出科技創新“引領計劃”,包括四大發展方向和13個重點方向,涵蓋核電、核燃料、新能源和核技術四大業務領域,持續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目前,中廣核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在一批重點項目、關鍵領域屢屢實現重要突破。

        持續的創新投入,中廣核收獲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科研成果。除華龍一號技術外,中廣核還成功研發了中國首個核電站“神經中樞”——數字儀控平臺“和睦系統”。中國由此成為全球第5個擁有此類技術的國家,目前已在國內多個新建核電項目中應用,實現多技術、多堆型的應用覆蓋。

        同時,中廣核還完成了自主先進核燃料組件、離子體處理固廢技術研發,并在全球首創電子束處理污水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如今,中廣核又在先進核反應堆、事故容錯燃料等前沿領域積極布局、埋頭創新。

        中廣核大事記

        ●1982年,作為改革開放初期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大亞灣核電站按照“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借貸建設、售電還錢、合資經營”的方針建設,獲得國家正式批準。

        ●1987年8月7日,大亞灣核電站主體工程開工。

        ●1994年2月1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1994年5月6日,大亞灣核電站全面建成。

        ●1994年9月29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1997年5月15日,嶺澳核電站一期主體工程開工。

        ●2005年12月15日,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澆筑第一罐混凝土,標志著我國核電建設“四個自主”時代的開啟。

        ●2007年5月18日,首個風電項目大崗子風電場開工,中廣核向非核清潔能源領域進軍。

        ●2007年8月18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開工,中廣核走出廣東,拉開核電規?;?、批量化建設的序幕。

        ●2009年8月28日,我國首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設,中廣核正式進軍太陽能產業。

        ●2011年8月7日,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2號機組投入商運,大亞灣核電基地全面建成。

        ●2013年4月15日,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中廣核核電項目邁出廣東結出首個實果,進入群廠管理階段。

        ●2013年4月26日,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 。

        ●2014年10月3日,中國廣核美亞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正式開始交易,于2015年12月8日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0日,“中廣核電力”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2015年11月23日,中廣核收購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阿聯酋、埃及等5個國家13個清潔能源項目。

        ●2015年12月24日,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開工。

        ●2016年1月1日,西部首核防城港核電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運。

        ●2017年2月27日,中廣核旗下首家A股上市公司——“中廣核技”在深交所上市。

        ●2019年7月24日,陽江核電步入六核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在運輕水壓水堆核電基地。

        ●2019年8月26日,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國首家實現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核電企業。

        ●2021年10月11日,國內首份基于自然資本核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中國廣核集團生物多樣性報告》正式發布。

        ●2022年6月23日,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 亚洲人成色77777|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