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1秒等于多少微秒?時間的定義是什么?-信息

        2023-02-03 10:17:14來源:環球傳媒網  

        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1秒等于多少微秒(秒表的秒后兩位怎么讀)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1秒等于多少微秒(秒表的秒后兩位怎么讀)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其實中國計時自古就跟這六十沒多大關系。農歷一年分為四時八節,四時是春夏秋冬,八節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一節分三氣,全年二十四氣,一氣分三候,共計七十二候,五天一候,全年三百六十天,富余出來的天數,湊多了閏月,一天內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又分為四刻,用日晷與滴漏計算刻時長,也有用其他方法計量的,比如一袋煙的工夫,一柱香的工夫等等,鮮有按六十進位計算的,六十之進位乃西方之計時方法,自進入中國后,吾輩祖先之計時方法漸為后人淡忘,只有《奇門遁甲》之術三元一千零八十局猶以此農歷之計時推演,只道是氣數未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施郁(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1小時等于60分鐘,1分鐘等于60秒。這里采用了60進制。就是逢60進一。60進制是巴比倫從蘇美爾人那里繼承并用于天文學和數學。 蘇美爾人公元前兩三千年就開始用60進制。60有很多優點,因為它有很多因子:2,3,6,10,12,15,20,30,所以便于分割。目前除了時間外,角度也用60進制。古希臘的Eratosthenes將一個圓分為60份,用于一個地理緯度系統。一個世紀后,Hipparchus設計了包含360度的緯度。公元150年,托勒密將360度緯度的每度分為60份,每份叫做一分,每分又分為60秒。又過了幾個世紀后,分和秒才用于時間。但是當時實際中的時鐘通常將每小時分為兩份、3份、4份乃至12份,但是沒有60份。直到16世紀末最早的機械鐘才顯示分鐘。 現在我們仍然使用分、秒、時作為計時單位。但是現在是用原子鐘定義1秒:1秒是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精細能級之間的輻射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

        糾正一下,只有秒分時是60進制。而秒以下是千進制。1秒=1000毫秒=100萬微秒。電子秒表里秒后面的兩位數是xx%秒的意思,或者說是0.xx秒。比如電子秒表顯示時間為1分3秒66,是指1分3.66秒。

        在古代中國是以天干,地支60甲子來算的,在古代各個文明古國天文歷法方面長久的使用,接著就成為了習慣,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國古代是按照易經來算的。古羅馬帝國時間用的60進制。巴比倫人把75分鐘用“1,15”表示,依舊是60進制。

        當然還有一個就是來自尼西亞的數學家希帕恰斯將圓分為60度,而每一度又分為60分。

        1/60的單位是分,說是60進制(還不如說是六十退位制)。

        而我國古代是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而現代卻是24小時,各國時間通用了,為了方便,畢竟古代的計時其實都不謀而合,最后自然也就認定了這種時間計時。

        補充一下關于時間的物理科普知識。

        時間的定義

        時間,空間和物質是一體的,它們共同構成時空。時空是能量的時空,是運動的時空。從開始,時間就不能從運動變化中脫離出來,也就是時間不能從時空中單獨脫離出來說明。

        任何脫離時空,脫離運動的時間描述都是片面的。了解時間的本質,就要了解時空。這一方面理論,我們要感謝愛氏的相對論。

        不存在的東西就證明它不存在,存在的東西就證明它存在,這是我們人類的責任。就像引力波,等了那么久,我們終于證實它是存在的。你不理解的東西,不一定不存在! 時間就是這樣的東西,雖然它很抽象,但還可以想象。

        那么我們從正面如何證實時間是存在的,且時間是時空不可分的東西。

        如果我們贊同愛氏相對論是正確的,就要贊同運動對于時間的影響。由愛氏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時間流逝的速度取決于物體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運動速度。

        對于時間的一般定義是這樣的: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的連綿不斷的系統;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連續性的表現。

        這樣的的定義并沒有錯,但對于專業研究物理和天文的人來說,還不夠究竟,不夠本質。

        所以我把時間的定義修正為:時間是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位置以及運動速度的應變度量過程;它是物質存在的客觀形式。

        進一步的闡述說明是,時間的這種“應變度量過程”就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連續性的表現。在這里要說明“應變”這個詞,指的是主體時間受“引力場位置”和“運動速度”影響而做出的應變量。

        這種應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客觀的。

        網上還有很多標題為“相對論證明時間不存在”的文章。拿出愛因斯坦的話:“現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的差別只是一種錯覺。時間倒流或回到過去,其實是建立在一個不存在的邏輯基礎上的。”

        相對論本身就是時空理論,怎么可能沒有時間在里面,所以這是無稽之談的文章。至于如何理解愛氏所說的話:“現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的差別只是一種錯覺。”

        這是從意識層面來說的,愛氏的本意應該是要強調時間是沒有方向的!所以現在,過去,未來才是人的創造,是為了描述生活而創造的。 也就是說時間一直向前的這個方向,其實是不存在。這個方向是人為賦予的。

        再來讀一遍我對于時間的定義:時間是能量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位置以及運動速度的應變度量過程;它是物質存在的客觀形式。

        兩個關鍵詞:位置,運動速度。

        時空是彎曲的,時空也是引力的本源。能量的分布,物質的分布不均,使得引力場強弱有差異。時間在不同的引力場中是不同的。地球和月球上時間不同,地球和太陽上時間不同。甚至地球上不同位置時間也不同。

        我住在一樓,你住在33樓,我們的時間不同。這不是荒謬,是事實。只是這種區別太過于微小,我們根本無法察覺。上面關于GPS的校準案例,其實就是答案!

        所以你腦海中要有這樣的一副圖畫,那就是時間是彎曲的!這種彎曲是由于時空彎曲,引力場不均導致的。形象的舉例來說,時間的彎曲圖畫,就像一副丘陵高山的等高線圖。如下圖

        所以這更加印證了時間是沒有方向的。物體處于等高線不同的位置,時間流逝是不同的。

        從這張圖我們也可以得出其實時間與時間是沒有明顯的間隔點,沒有明顯的間隙!更沒有明顯的界限!

        在這里還可以回答一個被多次提問的問題:時間有起點嗎?

        我的答案是沒有起點。所以大爆炸理論是時間的起點一說不可靠。能量,時空只要存在,時間就存在。

        再來分析第二個關鍵詞:運動速度。

        顯然相對論效應,物體的運動越快,時間越慢,已經被證實。而且我說過光速就是一種束縛態。任何物體要達到光速所要克服這種束縛是不可能的。因為它要對抗整個時空!

        這就是運動速度的極限為什么是光速,當物體達到近光速極限,時間越來越慢,也將達到時間這一維度的極限。而且大家別忘了,物體接近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也是增加的。這時候它周圍的時間等高線圖肯定是有變化的,所以時間是不同的!

        而且運動的物體質量的增大,這種增大的質量是時空的賦予!還有一個相對論效應是尺縮效應,該效應指出高速運動的物體尺度變短。這種“尺縮”也是一種時空賦予。

        也就是說質量增加,尺縮,都是時空使然。質量增大,尺縮都是觀測效應,但它的本質是時空彎曲。就好像一根100米的長條,高速運動,它變短了,不是真的變短了。而且空間彎曲,使得測量的物體也“彎曲”,這時候觀察到的長條自然短了。所以說尺縮是時空的賦予,質量增大也是時空的賦予。

        讀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么說要了解時間的本質,需要先了解時空。

        很多科學家也不會把時間和慣性聯系起來,但我會這么思考。引力的本源是時空,慣性的本源是引力。引力場又會對時間產生影響。同樣引力場也會對慣性產生影響。也就說上面圖中的時間等高線,也可以用來形容“慣性等高線。”

        在我的書中,關于慣性的定義是這樣的:在引力場中,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的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大家仔細和上面時間的定義一起來看看。你會發現其中的玄妙之處。

        你也會發現修改現在的慣性定律是多么重要。慣性是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而時間是度量運動的物體在引力場中的應變行為或過程。

        這樣的文字描述,無疑將時間,慣性,引力,引力場統一起來,他們之間的相互是和諧的,不是分斥的。

        如果大家還夠細心的話,會發現基礎物理的量:質量,時間,慣性,引力場等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這是時空使然,這是有深意的。

        然后再來說熵增。熵是描述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也可以說能量的混亂程度。這是一種概率統計理論。確實如文章所言,如果一個系統足夠大,那么理論上熵增是必須的。可是熵增是時間方向嗎? 這是我們要討論的。

        我認為不是的。

        1、時間是描述物體運動連續性的變化,是一種度量。熵是描述系統的狀態。本質上,熵理論是一種概率論,當系統大到一定程度,這種概率是百分百。就像上文所描述的。但從本質上來說,時間不是概率論。從宏觀角度講,宇宙系統熵增會影響時間的度量,因為熵增是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自然引起引力場的變化。看看上面的時間的定義,自然就知道了,這會影響時間的度量。所以熵增理論,會影響時間,但不是時間的方向。

        2、熵增是一種系統態,根據絕對零度不為零的定律,我們知道它是一直持續的一個狀態。這說明了宇宙的開放性。因為一個封閉的系統,必然達到熵狀態。這是可以佐證時間無限的的條件。但時間無限,不是說時間很長很長,其實重點應該理解為時間時刻存在!當然理解為很長很長,和時間時刻存在在生活意義上是相同的。

        3、過去回不去的原因,是熵增覆蓋過去的時空信息。今年去一個景點,明年這個景點依然在,可是你去了,這個景點的信息和去年一定是不一樣的。作為一種度量,時間是敏感的。

        可能講到這里,很多朋友依然迷糊。我再這樣通俗說一點。熵增原理可以看作是宇宙運動的方向,而時間是物體變化的度量。所以熵增不是時間的方向。而且如果時間,有方向,那么現在的關于時間是標量的國際認定,就要修改。各位,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各位,時間是存在的,時間是無限的,時間是沒有方向的。時間是無限的,我們的生命確實有限的。這不是我們的悲哀,是我們的機會。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