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特斯拉“逼死”美國新勢力

        2023-02-09 09:30:09來源:汽車公社  

        在電動化的進程下,中國車市轉型的力度已經遠超所有人的想象。從2022年至今,特斯拉反復刷新著中國車市的進化邏輯、比亞迪一手改寫了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格局,所有變化都在講述著,中國是何以成為電動化轉型的產業腹地,新興車企又是怎么樣在這段陣痛期蒸蒸日上的。

        市場如此巨變,“EV”一詞儼然成了大多數新人得以快速成長的基底,但我們無法否認,從低谷走向頂峰、從理想落回現實,這個行業的灰度總還是有的。

        李一男和沈暉,因自游家項目的停滯和威馬陷入生存困境,成了中國新能源2022年向上發展中的反面典型。他們的失敗令外界悄然察覺,不是所有和電動化轉型掛鉤的生意,都可以即刻進入“錢生錢”的快車道。


        (資料圖)

        而放眼海外,尤以美國市場為代表。隨著特斯拉年初將降價大法施于本土,緊隨而后的是,福特汽車宣布旗下電馬(Mustang Mach-E)車型在美國市場降價幅度從6%-9%不等,整個新能源產業不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新手玩家遭遇的摧殘,依舊是猛烈的。

        Rivian和Lucid等,連規模效應的門檻都摸不到,反到在這波震蕩下,陷入生存絕境。裁員、召回等亂象層出不窮,似乎就是在向外界交代,新勢力造車們在美國已幾近崩盤。沒有后續資金支撐加上現有市場給到的壓力,活下去就像個笑話。

        與生俱來的生存危機

        的確,由特斯拉主導的洗牌,在中國市場掀起的行業巨浪,自開年起就不斷在發酵。中國新能源車企緊隨其后進行進行降價的背后,有著積極圍攻特斯拉的決心,卻隱藏不了,同為新能源車企在盈利范疇中始終處于虧損的無奈。

        在過去的幾年里,包括“蔚小理”在內,有多少新勢力在找錢的道路上四處碰壁,如今,就有多少企業還在祈求著能有新的資本注入,以便為自己接下來的量產交付保駕護航。就算上市IPO為某些人解了燃眉之急,尋求新的融資渠道,對于所有人來說,仍是必不可少的。

        回到話題的關鍵,之所以強調特斯拉降價對當地新勢力的沖擊是何其巨大。其核心原因就是,作為全球資本熱浪涌動最劇烈的地方,資方對待上市公司的生存現狀是極為敏銳的。反應到現實中,一旦股價因此暴跌,本就囊中羞澀的新勢力企業,更加沒了生存的底氣。

        而在美國,這樣的情況屬實太過常見。

        就在近日,賈躍亭在微博公開表露,2月6日,FF(法拉第未來)宣布了一系列融資的最終協議。據悉,在按時圓滿執行后,FF將為FF 91 Futurist開始量產籌集到所有必要的資金。

        具體來看,在FF宣布了對于1.35億美元可轉換擔保票據融資最終協議的執行安排,如果這些資金及時到賬,加上FF在2022年12月15日舉辦的“FF全球投資者業務更新大會”之后收到3340萬美元,量產FF 91 Futurist就有了足夠的保障。

        但很明顯,按過往的經驗來算,這大概率又是一場“口嗨”。FF91從來都在量產的路上,要想落地交付,純屬癡人說夢。作為上市公司的FF,多年來不停用“空頭支票”去圈錢度日的行徑,亦是人盡皆知。

        若將時間線再向前推,當美國商用電動車制造商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ELMS)早于去年年中,在審查其產品和商業化計劃后,根據美國破產法第7章申請破產保護,我們便可察覺,在美國造車的成功率是有多低。

        或許,經過多年的市場孵化,除去那些唯資本論的投機者,在產業內已經小有所成的Rivian和Lucid已經成長為具有個人標簽和生存可能性的美系新造車企業。其步伐從美國本土拓展到了其他位于美洲、歐洲、中東等地的國家。

        可鑒于后進者所懷有的發展桎梏,從試錯中萎縮發育到被特斯拉逼到絕境,2023年將成為埋葬這類企業的一年,也并非危言聳聽。

        拋開特斯拉帶去的生存壓力,成立于2009年的Rivian直到2021年9月才開始交付首批車輛,到了去年,其交付量還是只有2.03萬輛。如此緩速的交付下,還出現了大規模的產品召回。同樣,抱著中東土豪大腿的Lucid,在過去一年的交付量也僅為4369輛。

        至于其他尚未成型的美國新勢力,量產都還是問題,就不用提什么交付水平了。

        時至今日,仍會有人覺得,作為全球前三的巨大市場,美國車市將和中國一樣,為每一個搶于人前入局新能源的新興車企提供發展的溫床。可與此同時,眼看特斯拉為銷量殺紅了眼,我們必須要問出,這些還沒能說服當地消費者的美國新勢力,又該拿什么來續命?

        看不到希望的未來

        因電動化席卷全球,各個核心汽車市場都對新能源車企敞開大門,的確是近幾年汽車產業轉型的最顯著特征。而從中國到美國,嗅到商機的新勢力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爆出,亦是汽車行業開始發生質變的縮影。

        但是,即便不考慮前文所說的,剛剛進入2023年,當被市場背刺的Rivian宣布裁員6%,相信更是在說明,目前擁有約14000名員工的Rivian將裁去約840名員工,并將“降本”作為了維系生存的首要手段,其境遇早已不同往日那般被外界所熱烈追捧。

        而由此可見,在進入新的行業裂變期,相較于只是在降價潮中無所適從的中國車企,美國新勢力無疑更顯落魄。加之,本就相對成熟的消費體系,在新能源產業逐漸從萌芽階段進入成長期后,我堅信,美國車市固有的僵化思維會愈加使得Rivian孤立無援吧。

        就像在今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隨著Stellantis集團推出了革命性電動皮卡產品Ram 1500 Revolution,美國三大皮卡車系旗下的電動皮卡產品均已問世,距離集中上市交付的時間也越來越近,誰敢說,同樣將皮卡作為賣點的Rivian能躲這場浩劫。

        要不,試一試向海外市場進攻看看?眼見反復在美國市場碰壁的Rivian難以為繼,同為美國頭牌新勢力的Lucid看似很有遠見地走出了這一步。

        眾所周知,當下的Lucid將自己的未來從美國騰挪到了中東,Lucid最大股東就變成了沙特主權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沙特政府為之扮演了大客戶的角色,持有10萬輛固定訂單和5萬輛浮動訂單;甚至在沙特的國家發展規劃 “愿景 2030”(Vision 2030)下,有了在中東建廠的規劃……

        奈何,Lucid的如意算盤還是打早了。埃隆·馬斯克曾對外界暗示稱,“Lucid可能離倒閉不遠了”,從來就不是一個玩笑。

        當資本的力量與汽車產業生態并不契合時,再美的藍圖都是一紙空談。沙特空有財富,在建立自己的電動車生產體制與供應鏈等層面上,卻無法為Lucid再度助力,實則就是在為這家美國新勢力打上了“不可持續”的鋼印。

        在去年年末,Lucid很無厘頭地在官網上悄悄更新了數十則招聘信息,顯示工作地點位于上海,其中招聘的崗位中涉及了數字信息化、硬件工程、法律、物流管理、供應鏈、零售等多個領域共14個崗位。而今,當又有消息爆出,一位曾擔任多家中國車企用戶發展和運營負責人的高管會加盟Lucid,是否就意味著,Lucid的下一步動作已幾近透明呢?

        當然,即便這個答案是肯定。我依舊認為,從這些美國新勢力將發展橋頭堡備選為中國的那一刻起,故事的結局就已經定下。“加速死亡”是它們膽敢闖入中國的唯一下場。

        難道Rivian和Lucid等美國新勢力真的沒有活下去的機會嗎?以現有的市場反饋和各自對未來的理解為基底,美國新勢力早早就過了可以把握發展脈絡的關鍵時期。換句話說,因特斯拉降價導致的大規模降本手段的出現,只是表象。“生”或者是“死”,很快會在2023年市場劇烈震蕩的暴風眼下見分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