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立秋后仍要防中暑 勞力型熱射病致死率極高

        2021-08-12 13:55:58來源: 科技日報   

        雖已立秋,但對于我國部分地區來說,酷熱仍未退去。目前,我國海口、成都、廣州以及江南中南部至華南一帶,仍被高溫天氣牢牢“控制”。

        最近,一位30歲的男售樓員,連續幾天跑業務、發傳單,隨后出現頭暈、乏力、惡心,繼而持續大汗、口渴,伴發嘔吐、腿腳抽搐、四肢肌肉顫動等癥狀,每日尿量僅為200到300毫升,于是家人將其送至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院區急診科進行醫治。該科科主任朱立群在接診時發現,小伙子血壓僅為90/50毫米汞柱,大汗淋漓、四肢末梢濕冷。經進一步化驗檢查,醫生確診其患的是熱射病。

        “由于今年氣溫高于往年,得熱射病的患者人數也多于往年。”朱立群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那么,什么是熱射病?我們又該如何有效防治它?

        勞力型熱射病致死率極高

        朱立群介紹,中暑是指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或在劇烈運動一段時間后,身體吸熱、產熱、散熱所構成的熱平衡遭到破壞,機體局部或全身蓄積的“熱量”超過體溫調節的范圍后出現的疾病,呈現從輕到重的連續過程。

        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其中,重癥中暑又被稱為熱射病。熱射病常伴發多器官功能受損,包括顱腦、心臟、肝、腎、肌肉等,是一種致命性疾病,救治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50%。

        “該病的典型癥狀是體溫超過40攝氏度。如此高的體溫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腦細胞大量死亡。”朱立群強調。

        而根據發病原因和容易“中招”人群不同,熱射病又被分為經典型熱射病和勞力型熱射病。

        朱立群解釋,前者主要是被動暴露于熱環境中,致使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而發病,常見于年幼、年老體弱者或有慢性基礎疾病、免疫功能受損的人,主要癥狀為神志模糊、譫妄、昏迷、大小便失禁、高燒(可達40到42攝氏度),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心衰。后者則是主動暴露于熱環境中,主要發病人群為在戶外參訓的官兵、運動員、消防員、建筑工人。該類患者在發病后十幾小時甚至幾小時,即可出現肝腎功能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病情惡化速度快、病死率極高。

        現場急救和日常防范有要領

        如果身邊人突然出現熱射病癥狀,我們該怎么做呢?

        朱立群表示,在現場救治時,要遵循“快速、有效、持續降溫”的8字原則。鑒于熱射病病情重、進展快的特點,在現場早期處置中一定要兼顧“邊降溫邊轉運”,即緊急搶救與撥打120需同時進行,當降溫與轉運發生沖突時,應遵循“降溫第一、轉運第二”的原則。

        具體來說,一是要讓中暑者快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將其搬到通風陰涼處,并處于平臥位置,盡快去除其全身衣物,以利于散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中暑者轉移至有空調的房間內,建議將室溫調至16至20攝氏度。二是觀察中暑者氣道是否通暢、是否有嘔吐物,確保其呼吸道通暢。三是快速準確測量體溫,并進行持續監測,建議每5到10分鐘就測量一次體溫。四是快速降溫。朱立群強調,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熱射病的病死率與體溫過高及持續時間過長密不可分,發病最初3小時是搶救熱射病患者的黃金時段,如果降溫不及時,死亡率將明顯增加。“最好能讓中暑者的體溫在10到40分鐘內迅速降至39攝氏度以下,2小時內降至38.5攝氏度以下。”朱立群說。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與熱射病打“遭遇戰”呢?

        朱立群表示,公眾一定要有防暑降溫意識,工作及生活環境要保持室內通風,多用溫水洗澡,倘若身體出現發熱及發燙的情況,可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藥物。戶外工作者不可在高溫下、通風不良處及穿著不透氣的衣服時進行強體力勞動;戶外勞作前不宜進食脂肪含量過高、辛辣刺激的食物;要注意改善勞動條件,加強防護措施,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要適當進食含鹽飲料,以防體內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對于長期從事戶外工作的人來說,每天都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高質量的睡眠可使大腦和四肢都處在放松狀態,對于預防熱射病大有好處。此外,最好多吃生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以及含水量較高的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新鮮水果,補充水分。”朱立群提醒。

        此外,專家表示,以下幾類人群較易中暑,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炎熱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者,體內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地轉移至皮膚而在體內蓄積,便易中暑。二是感染性疾病患者。細菌或病毒性感染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源,令機體產熱加速,并使機體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進入血液,造成血管痙攣,散熱不暢,造成中暑。三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會使糖分從尿液中大量排出,引起水和電解質的代謝紊亂,加上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和周圍神經的變性,導致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而發生中暑。(衣曉峰 李麗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亚洲电影国产一区|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