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糧食在收獲環節就已損失4% 如何從糧食生產源頭節糧減損?

        2021-11-02 15:18:08來源:中國商報網  

        田間地頭的糧食損失情況嚴重。日,一組收獲環節的糧食損失率數據引關注:據專家測算,農戶糧食產后損失和浪費情況較為嚴重,儲備、消費和收獲環節的總損失率為11.39%,其中,三種主糧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麥)的收獲均損失率為4.09%。日發布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糧減損舉措更加硬化實化細化,推動節糧減損取得更加明顯成效。如何從糧食生產的源頭節糧減損?

        GetAttachment (2).jpg

        來到餐桌之前,糧食在收獲環節就產生了嚴重的損失和浪費。

        糧食在收獲環節就已損失4%

        糧食全產業鏈上,除了消費環節之外,收獲環節或就是糧食產后損失和浪費最為嚴重的環節。根據中國農業大學武拉教授團隊自2015年起對小麥、水稻和玉米等八種主要糧油作物田間收獲損失環節的研究數據顯示,農戶糧食產后損失和浪費情況較為嚴重,收獲、儲備和消費環節的總損失率為11.39%。其中,三種主糧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麥)的收獲均損失率為4.09%,其中水稻損失占3.55%、小麥損失占4.41%、玉米損失占2.58%。

        上述這組數據也意味著,糧食來到餐桌之前,在田間地頭就產生了嚴重的浪費。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武拉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收獲環節’可以劃分為田間收割、田間運輸、脫粒和清糧四個小環節,在這四個環節中損失最嚴重的是田間收割環節,三大主糧田間收割損失率均為1.97%。”

        “田間收割環節的損失主要來自收割方式,如機械差異等,部分農戶在收割過程中也會遇到雨雪等極端天氣,造成損失;其次是脫粒環節,三大主糧脫粒環節損失率均為0.74%;清糧環節和田間運輸環節的損失情況較輕。”武拉說。

        針對播種粗放、收割機械精細化程度不夠、農機農藝不配套、機手操作不規范等問題,方案提出,加快選育節種宜機品種,推廣應用精量播種機械和關鍵技術;著力推進糧食精細收獲,強化農機、農藝、品種集成配套,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制定修訂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機收減損技術指導規范,引導農戶適時擇機收獲。

        值得關注的是,農戶在一畝地至少能減損50斤糧食。今年秋收時,全國部分地區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減少機械收割糧食時產生的損失也令農戶看見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尹家圩糧油植保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建龍告訴記者,連續陰雨天氣時,普通的收割機下不了地,合作社就采用了履帶式收割機。采用履帶式收割機收割一畝地能減損約50斤糧食。

        田間地頭的節糧減損就等于增產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量的14%。這個損失降低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產2700多萬噸糧食,夠7000萬人吃一年。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方案聚焦全鏈條多環節開展節糧減損行動,相當于增加了“無形良田”,為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開辟了重要途徑。

        武拉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按此前的糧食產量計算,如若采取有效措施將收獲和農戶儲備環節的糧食損失率分別降低1個百分點,則可滿足7288.82萬人一年的谷物需求。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此前公開表示,如果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減少損失650萬噸,按400公斤/年/人糧食計算,可養活約1600萬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減損就是增產。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糧食生產18年連續豐收,節糧減損對于穩產保供,強化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目前,多數農民對損失和浪費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調研結果表明,多數農民對損失和浪費的重視程度不夠,以收獲環節為例,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只有15.94%的人認為糧食收獲環節損失大,80.37%的人認為不大。”武拉表示,目前,我國的糧食供需是一種緊衡狀態,這也是一種長期趨勢。當然,保證糧食安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糧食損耗不僅意味著糧食數量的直接減少,也造成了大量生產中投入物的浪費,比如水土資源、化肥資源,增加了我國的環境壓力。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國節糧減損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基本建立,常態長效治理機制基本健全,“光盤行動”深入開展,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如何在田間地頭節糧減損

        提高田間地頭的機械化水是節糧減損發力的關鍵。“調研過程中發現,對于機械收獲而言,作物倒伏后,半喂入式收割機比全喂入式收割機更加適用。”武拉對記者坦言,但半喂入收割機要求種植行距與收割機械行距相對應,因而普及率較低。為此,要加大對半喂入式收割機的研發和推廣,積極推進標準化種植(統一種植行距)。同時,根據調研結果,對于小麥而言,機械收割損失率低于手工收割,對于水稻和玉米等,雖然目前來看,機械收獲損失率稍高于人工,但隨著機械的改進,隨著種植標準化的推進,機械收獲損失率也必然會不斷降低。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也表示,機械化水不高、造成損耗過多的農機設備應盡量減少到田里作業。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也于日印發了《關于將機收減損作為糧食生產機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生產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提檔升級,加快淘汰老舊收獲機械;強化農機試驗鑒定監管和聯合收割機質量調查,把不合格、不耐用、不適用的產品擋在政策支持范圍之外;鼓勵企業加大先進適用收獲機械研發投入,切實提升機收減損能。

        除了機械設備,在田間地頭操作收割機械的農戶的工作態度和熟練程度,也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收獲環節的糧食損失。武拉告訴記者,比如在小麥收割中,收割機風門開啟的大小、收割機行駛的速度,地頭的轉彎大小等,都直接關系到收獲的損失。另外,收割人員操作機械的熟練程度也是影響收獲環節損失的重要因素。因而,要強化收割人員的工作精細度,特別是機械化收獲中機手的工作態度。

        “建議從糧食主產省開始,對農機服務組織的所有者、經營者和農機駕駛員進行定期培訓,包括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比如水稻收獲中割臺的高低、小麥收割中收割機風門的大小。同時,增強其愛糧節糧意識,降低收獲環節的損失。”武拉說。

        值得關注的是,方案也制定了節糧減損的制度標準和調查評估機制,確保節糧減損落到實處、見到成效。方案指出,強化依法管糧節糧,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加快建立符合節糧減損要求的糧食全產業鏈標準,制定促進糧食節約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記者 馬嘉 文/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