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打造種業“芯片”高地 科技創新筑牢糧食安全“大壩”

        2022-04-13 09:34:23來源:江蘇經濟報   

        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去年,江蘇交出了一份高分“糧安答卷”,也正是得益于科技創新,江蘇釋放出巨大的土地生產潛力,成了穩產高產、產業集聚、成龍配套、優質高效的糧食安全產業省份。面對未來,江蘇同樣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通過推進“藏糧于技”系列科技攻關,筑牢現代農業高地。

        打造種業“芯片”高地

        提到糧食安全,“種子”是個避免不了的話題。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作為現代農業的“芯片”,關乎著人民的飯碗,是國家戰略、基礎的核心產業,也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

        距離常州市武進區城區10公里外的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被業內人士稱為江蘇水稻育種的心臟,這里孕育出的武科粳210、豐粳3227等89個水稻新品種,引領常州水稻單產全省“十三連冠”,創造了水稻推廣面積超4億畝的奇跡,增產稻谷130多億公斤,為種植戶增加經濟效益220多億元。

        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是江蘇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種業翻身仗中,江蘇有底氣,更有實力,僅“十三五”以來,江蘇選育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481個,17個水稻品種列入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品種名錄;育成鮮食糯玉米品種26個,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江蘇農作物品種“家底豐厚”。據了解,目前,小麥、水稻等主要糧油作物種子幾乎不存在“卡脖子”問題。而針對少量種源依賴問題,江蘇圍繞種業“卡脖子”技術,于去年底啟動實施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重點支持關鍵種質優異基因挖掘、生物育種技術和核心種源攻關等方面。

        為了培育優良的種子,江蘇打造了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的國家農高區——南京國家農高區以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一流的種業科技創新臺載體,這些園區和載體都在為江蘇種業研發高地提供科技支撐。以農創中心為例,其實體運行三年來,現已集聚10個院士團隊,初步打造了全國唯一的農業集群式院士創新基地,累計簽約引進高科技農業企業與新型研發機構217家,推動了江蘇種業高質量發展。

        智慧農機耕種現場“唱主角”

        春耕時節,行走在東臺市三倉鎮的田野里,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田間除了大馬力拖拉機應用無人駕駛技術完成耕地作業,水肥一體化、智能噴灌、全自動灑肥機等完成澆水、追肥作業之外,只有零星的農戶在施肥、澆灌。新型農機、智慧農機已悄然成為春耕春管戰場上的主角。田埂上,農戶李慶看著田間的“鐵牛”,滿面笑容地說:“智能時代來臨,智能應用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還能大大提升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

        李慶算了筆賬,以植保環節為例,以前,他種植300畝地一年要打7遍藥,每次要30個人工,各項成本加起來折合每畝每次20元。現在,以15元/畝的價格購買專業化服務,臂展達8米的大型植保機或無人機來作業,一天就能完成。

        其實,類似三倉鎮這樣的智能化種植情景在江蘇各地并不少見。年來,江蘇大功率、高能、智能化、復式作業農機裝備實現了快速發展。僅在去年,江蘇新增大中型拖拉機1.35萬臺、聯合收割機2.18萬臺、插秧機1.06萬臺,新增自動導航、智能監測終端等農機裝備以及植保無人飛機2萬余臺(套);農產品初加工生產機械裝備也實現穩步增長。

        智能時代來臨,智能農機應用為種植按下“快進鍵”,推動了江蘇糧食和農產品產量與品質的雙提升。而針對智能農機應用的發展方向及應用趨勢,江蘇引導鼓勵農機裝備技術創新創優,支持農機裝備企業與導航研發企業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高端裝備趕超研發,重點研制綠色高效、智能精準、特色專用的新裝備、新技術,加快綠色高效機械裝備與技術及新能源農機裝備的應用步伐。

        “土專家”成田間地頭主力軍

        “如今種莊稼不靠技術不行,去年我家的這個花生不僅產量高,長得還漂亮。老李家和我家一起種了6畝花生,收入卻比我家少了2000多元,就是因為我家換了新品種,還用了新的種植方法。”在泗洪縣龍集鎮河口村,被村民稱作“科技迷”的趙月梅一邊剝花生,一邊向鄰居傳授新技術。

        趙月梅指著地上的花生說,她們村種植花生的農民有上百戶,落后的種植技術,使得種出的花生一直處于“質價雙低”的狀態,為了種出口感好、顆粒大的花生,她家引進了新品種花生,學并嘗試了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機械勻播等一整套新技術,去年她家的花生畝均單產350公斤,畝產收益達1200元。

        江蘇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燦若繁星,為了鼓勵更多像趙月梅這樣的“小星星”涌現,讓農業登上科技賦能的“快車”,今年江蘇將加快鄉土人才培養,組織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專項行動,打造鄉村振興人才生力軍,聚力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產業發展,推動“土專家”“田秀才”與現代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

        同時,作為人才大省,江蘇也深刻認識到人才是強農興農的根本,將發揮好現代農業科研院所的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資源優勢,開展農業領域人才培育體制機制、鄉村人力資源開發與服務等研究,并組織校企對接活動,讓企業尋找到需要的各類農業專業人才,學生找到適宜的崗位,從而為江蘇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政策助江蘇崛起“農業硅谷”

        相比其他很多省份,江蘇在科技支農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從種子研發、裝備到人才支撐,科技力量貫穿著江蘇農業耕作的全部環節。除此之外,江蘇還不斷通過政策引領,提升“三農”科技含量,先后出臺多部政策,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征集、遴選、發布、應用機制,逢單年發布農業重大科技需求、逢雙年發布重大技術推廣計劃,引導涉農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協同創新、協同推廣。

        同時,江蘇還將以打造“農業硅谷”為目標,推進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設完善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現從產地到餐桌各個重點環節科技與科技、科技與產業的緊密銜接。

        在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技推廣服務方面,江蘇也將實施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滿足各類經營主體多樣化技術需求,開發了農業科技服務云臺“農技耘”APP,為45萬農戶提供“全天候、保姆式”農技信息化服務。

        此外,今年江蘇還在引導各地探索差異化、特色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積累經驗。如宜興市將聚焦智慧農業、都市農業,示范引領蘇南太湖農區、丘陵農區農業現代化建設;睢寧縣聚焦糧食產業,示范引領黃淮海糧食主產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東臺市聚焦特色產業,示范引領東部沿海特色產業地區農業現代化建設等。(張韓虹)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